最近,一则关于600万台TD-CMMB手机集采“流产”的消息流传于网络之中,其理由主要是:集采已经过去近5个月时间,市场却并没有见TD-CMMB批量上市。
经记者向多方核实,这事实上是对中国移动集采规则的误读造成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规则也给参与集采的各方都敲响了一记警钟。
按照中国移动和终端企业所签订的集采协议,首先中国移动会提供一个半年甚至长达三个季度的供货期限,而终端厂商一般都会在供货的最后期限前后才能开始供货。所以,这个时候不见产品踪迹也并不奇怪。
这背后体现了终端厂商和中国移动对市场的积极性,中国移动如果不给终端厂商施压,其产品上市的时间肯定会尽可能的被拖延。
其次,中国移动和终端厂商所签订的集采协议都是框架性协议。也就是说,虽然协议中写明了50万台的集采量,但却并不绝对的一定就集采这个量。这表面上受该手机的销售情况影响,例如如果销售情况不好,可能最终集采的量不会达到50万台。而如果销售情况好,也有可能最终集采超过50万台。但事实上,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中国移动对TD手机的信心和决心。
所以,不论是推迟上市时间,还是减少产品数量,就当前集采的阶段来说,市场所直接反应的就是运营商的态度和决心。不论是600万台还是1220万台,少了任何一台,运营商都难辞其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