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网融合的主体之一,电信业只要加快发展、推进创新、实现转型、发挥优势、开放合作,必将推动三网融合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2013年到201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这一打破坚冰的重大决策迅速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毕竟三网融合在我国已经提了10多年,连续列入国家三个五年计划(规划),但因为涉及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利益之争,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说,这一新政策的出台,是对长期滞后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一次极大推动。正如会议所指出的那样,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电信网和互联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早已实现了融合,三网融合的关键在于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的融合,其实质是业务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双向准入。对此,这次会议提出,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可以预见,无论是拥有网络资源和用户但面临体制障碍并需要大规模资金进行网络改造的广电,还是拥有覆盖全国的网络但受内容行业诸多限制的电信,在即将逐步推进的融合进程中以及在融合完成后的全新市场中,都将同时面临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在三网融合的新的历史进程中,电信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应对挑战?关键在于加快发展,苦练内功,增强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其中,加快网络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将为三网融合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加快市场拓展将扩大企业的规模,是增强企业自身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创新是原动力。有关专家认为,三网融合应首先从业务融合做起。在融合时代,运营商靠一两项业务就能打天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运营商只有深入推进业务创新,才能激发用户的消费需求,也才能在三网融合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服务信息化的新突破”、“打造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创新中增强活力”,从岁末年初召开的三大运营商工作会的主题不难看出,创新已成为三家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P38)。
第三,转型是大趋势。早在几年前,电信企业针对传统业务下滑的趋势,纷纷提出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目标。几年来,各家企业的战略转型务实推进,成效显著。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2009年工业和信息通信业发展数据显示,通信业2009年实现非话业务收入3135.5亿元,比2008年增长8.8%,高于全行业4.1%的增速;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37.2%,比2008年提高1.7个百分点,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电信企业的战略转型,无疑为顺应三网融合的趋势做好了准备。
经过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电信业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善、规模最大的电信网络,已实现政企分开、引入竞争、对外开放,主要电信企业都已成功在海外上市,用户规模已超过10亿户。作为三网融合的主体之一,电信业只要加快发展、推进创新、实现转型、发挥优势、开放合作,必将推动三网融合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