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CCBN2010在北京举行的展会,最令人关注、最热点的问题便是三网融合问题。在展会前,就三网融合问题广电与工信部在国务院办公厅的主持下,达成11点共识,制定总体规划,并确定三网融合试点5月出台6月开始。截至今日(23日),试点的城市范围广电与工信部基本确定:上海、青岛、杭州、深圳。
三网融合已经提出来进10年了,国务院和此次CCBN2010展会期间得到社会的关注,现在三网融合已经进入到落实施行的阶段,作为第一批被选试点的城市,关系到三网融合的成败,所以首批试点城市必须要得天时、地理、人和。
天时
国家给出了相关政策并给与了支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接着,国家工信部响应国务院对三网融合的政策,在3月12日,国家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预计5月出台,6月启动,其核心就是要在双向进入上找到切入点:广电行业可以进入规定的一些电信行业的业务,国有电信企业根据规定可以进入一些广播影视的业务。
如果说前面是政府对三网融合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那么3月22日的CCBN2010的展会无疑又是给三网融合继续升温。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CCBN2010主题报告会上,关注最多、提到最多的便是三网融合的问题,并对三网融合的任务使用了很多的篇幅做出重要的指示:一是在三网融合中,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二是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完善三网中的一环—广播电视网;三是加强对三网的技术监测监管,构建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网络体系;四是在三网上,要努力加快新业态的开发,切实提升三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尤其是在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3月23日在参观CCBN2010的展览会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着力深化体制改革,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继张海涛在主题报告会中对三网融合所提出的任务作出了更强细的补充和完善。
应该说,在今年从国家到行业各界对三网融合都给与支持和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在这个十分良好的大环境下,此次被入选的四个城市尽得天时。
地理和人和
青岛、上海、杭州、深圳这四个由北向南的环沿海城市,有着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由于水、陆、空三路交通运输发达,促使这里的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这里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的发展。许多商家和公司自然会汇集在这里,形成强大的人才、科学技术团队。
青岛,在2003年我国在上海、青岛、北京等6个省市和40个城市建立了有线数字电视示范网,全面开展试点工作。据了解,目前山东省有线数字化程度已达50.70%。青岛已经完成数字双向改造,其“青岛模式”是最早得到广电总局高层肯定,并广泛推广其他各地数字改造。宽带接入方面,据了解青岛广电正在与青岛电信合作,租用青岛电信的宽带出口。
上海,由于上海文广和电信合作推出的IPTV是目前国内用户规模最大、最成功的IPTV市场,据调查:到2010年初,上海IPTV用户达到103万,占到上海电信宽带用户近26%。换句话而言,上海总共350万宽带用户,其中有100万已经选择IPTV服务,其渗透率达到26.4%。除此之外,中国电信还计划2年内投资60亿元用于上海“城市光网”的建设,推动上海IPTV用户规模的爆发性增长。
杭州和深圳,在今年CCBN2010中国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论坛中,华数传媒和天威视讯获得了“2010年度中国数字电视用户最拥护运营商”的奖项。就三网融合而言,对于杭州和深圳来说,事实上,三网融合在这些城市其实早已经局部开放。在宽带接入方面,华数传媒和天威视讯已经分别在杭州和深圳的宽带接入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目前,深圳与本地电信已经在开展IPTV业务。杭州华数既有电信业务牌照,也有广电业务牌照;业务许可范围覆盖固定电话、移动电话、Wi-Fi、WiMax、宽带业务、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地面广播电视等业务,被业界认为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三网融合运营商。”
因此,从这四个被入选的城市来看,它们拥有雄厚的经济、科技、人才、市场的能力,可谓说,这四个城市独占人和。
笔者相信,广电与工信部选择这四个被实施“三网融合”试点的城市,是基于这四个城市拥有天时、地理和人和的优势,可以想象,青岛、上海、杭州、深圳这四个城市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普及范围较之于全国来说广泛,实施三网融合、提高宽带网速,将会是近期内试点过程中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