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8/6/19 11:32

电信进入全业务时代 视频网站何去何从?

通信世界周刊  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 李恒光 王欢

电信重组拉开了大幕,电信行业将进入全业务运营的时代,这预示着电信运营商将可以在更广的业务范围内经营,其业务空间因此而大大扩展。在互联网行业中,目前的视频业务发展处在了一个矛盾的时期:一方面,它吸引了互联网的大部分流量,但另一方面,其收入甚微且盈利前景渺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可否借此机会在视频领域一展身手,这个问题的答案值得我们期待。

表 2007年主要视频网站获得风险投资简表

2007年主要视频网站获得风险投资简表

视频网站规模效应初现

视频网站是指利用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收集传统影视资源、用户上传的视频短片等视频资源,通过互联网协议向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提供视频服务的网站。视频网站包括视频点播和视频直播网站,目前流量较大的是优酷网、土豆网、酷6网等属于视频点播网站,视频直播网站中的PPStresm发展较好。

视频服务采用的视频传输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C/S(Client/Server,即客户/服务器)+CDN(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方式和P2P(Peer-to-Peer,即节点对节点)方式。从实际应用情况看,C/S+CDN的技术实现方式占主流,但它对骨干网络会造成比较大的带宽压力,成本较高,主要应用于视频点播网站;P2P技术节省了带宽,成本较低,但在点播技术上尚未成熟,主要应用于视频直播网站。由于视频网站主要采用运营商的C/S+CDN传输技术(CDN租用费用很高),而内容又来自于用户自身或者内容提供商,所以视频网站具有运营成本高、技术壁垒低的特点。

视频业务产业目前还处于市场发展期,行业整体发展非常迅速,用户数和网站流量都已达到相当可观的规模。In-Stat出版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07年中国互联网视频用户数同比增长69.4%,达到9800万户。目前主要视频网站的用户流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互联星空等宽带视频网站,直逼新浪这样的主要门户网站,拿日均浏览量来说,每百万用户中,新浪有20万用户浏览量,优酷、土豆等主要视频网站有8~10万用户浏览量,而互联星空的用户浏览量则不到5万。

视频网站所需要的投入成本极大(有数据统计,优酷网平均每月的带宽费用超过1700万元),需要大量的资本注入,其发展取决于资金,而资金主要来自于风险投资。据iResearch公司的调查,2006年国内的土豆、六间房、琥珀等11家视频网站共获得了价值527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7年的视频网站获得的投资额更大(如表所示),从另外的角度来说,风险投资对网络视频网站的看好也是对视频网站发展前景的一种肯定。

政策导向使运营商获得机会

为了对视频业务市场加强治理和管制,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视频网站“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虽然,《规定》发布之前依法开办、无违法违规行为的视频网站可以继续运营,但是对于多多少少使用了侵权内容的视频网站来说,视频网站被国有资产控股才是可靠的。在经广电总局批准获得《互联网视听服务许可证》的23家视频网站中,大部分为国资企业。优酷网等主要的视频网站并没有获得许可证,有待进一步审查,土豆网等32家视频网站则因内容违规遭到警告处罚,而迅雷中国、猫扑视频等25家网站更是被责令停止视频服务。

可以看出,随着视频网站对社会影响力的增加,政府相关部门对视频网站的监督管理力度也在逐渐加强,非国有资本控制的视频网站发展阻力将越来越大。视频网站发展的最后结果很可能是寻求国有资本的进入,而国有资本应该来自于对视频行业有监管功能的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就目前来说,广电行业处于改革发展期,主要将精力集中于自身发展,无暇顾及视频网站,而电信运营商则正好需要互联网业务来拓展发展空间,无疑,电信运营商接手视频网站是顺理成章的。

视频网站自身发展的良好态势和风险投资的大量涌入说明视频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较好,而视频服务的相关政策限制则是给了电信运营商进入视频服务领域的机会。随着电信行业的重组,电信运营商都将转变为综合服务提供商,视频服务作为互联网内容的主要领域无疑是电信运营商的扩张方向,目前中国电信通过互联星空、中国网通通过“视网计划”进入视频服务领域。电信运营商凭借着资金、带宽、用户和政策的优势进入视频服务领域水到渠成。

商业模式是经营关键

目前,视频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有前向用户收费和后向广告收费两大类:前向用户收费是指向接受视频服务的用户进行收费的模式;后向广告收费是指通过宣传企业的产品或品牌而获取的广告收入。现在的视频网站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后向广告,笔者认为如果全业务电信运营商进入视频服务领域,可以引入前向用户收费的盈利模式,丰富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

后向广告收入独木难支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后向广告收入成为视频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的观点已然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且现在大部分视频网站的收入来自于后向广告,但从长远看来,笔者认为后向广告并不能给视频网站带来足够的收益。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通过后向广告得到的收入远远不能填平视频网站的巨额投入。就发展趋势来看,广告的收入增长趋势也具有不确定性。视频网站广告收入的增长受很多因素的限制,如网站流量不稳定、内容同质化和低俗化、政策风险高等,其本质原因是内容版权不明确,这使得视频网站得来的巨大流量难以为广告主所认可,最终导致视频网站难以获取广告收入。视频内容版权问题不解决,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就难以上升。广告收入的不确定性因素过多,对其估计不能过于乐观。面对网站视频内容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过分依赖后向广告获得的收入,会使网站的运营面临更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广告可以为视频网站获取收入,但不能获取足够的收益,而电信运营商的进入可以使视频网站通过用户前向收费来丰富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

用户前向收费模式前景可观

用户前向收费包括用户内容收费和用户流量收费:用户内容收费是指按收看视频节目的数量或时间向用户收费;用户流量收费指的是根据用户终端收到的数据流量来收费。

视频网站的内容既有用户上传的视频短片,也有专业的电影、电视内容。用户上传的视频短片比较业余,质量较低,前向收费比较困难,谷歌YouTube推出付费视频服务经营不到两年就停止服务证明了视频短片不适合前向收费。专业影视内容方面,视频网站主要提供免费服务,但质量较差。在2006到2007年间,视频网站通过向用户收费的方式相继运营《夜宴》、《魔比斯环》、《天下无贼》和《无极》等电影,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收回了大部分投资,说明前向内容收费的模式并非不可行,随着对版权管理的逐步严格,专业影视内容的用户内容收费是有前景的。

视频网站的用户流量收费模式仅适合于无线视频服务,因为固定网络的计费不需按照流量,而是以时间计费或包月的形式。中国的手机用户数比互联网用户更多,具备视频播放功能的手机价格不高,无线视频的用户基数已经是互联网视频用户的三倍以上,这为用户收费模式打下了很好的用户基础。而电信重组和3G网络运营将使无线数据传输的问题得到解决,前向流量收费模式将是视频网站发展的一个重要盈利模式。

经营模式需有层次

全业务电信运营商视频网站经营有三个层次:承载视频服务的网络、视频服务的内容以及视频服务的收费模式,经营模式设计就是要匹配这三种层次中的要素(承载网络决定视频服务内容,而盈利模式的选择与为用户提供的视频服务内容相关)。而三个层次中各自的要素是:全业务电信运营商承载视频服务的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视频服务内容有电影电视和视频短片;视频服务的收费模式有上文提到后向广告收费、前向内容收费和前向流量收费。

首先来看承载网络与视频内容的匹配,由于电影电视的播放时间较长,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电池难以支持太长时间,且移动中的用户对长时间的视频服务需求不高,故无线网络提供视频服务应以持续时间短、数据流量小的视频短片为主。有线网络可以提供所有的视频服务内容,而无线网络仅提供视频短片。其次来看视频内容与收费模式的匹配,收费模式应根据视频服务对用户的效用来选择。在有线网络,对于画面效果好、播放流畅且时间较长的电影电视剧可以向用户收费。对于视频短片和播放效果较差的电影电视,则以后向广告收入为主。而无线网络上的视频短片则以前向流量收费为主,同时对一些广告性质的视频短片可以实行后向广告收费。最后,我们得出全业务电信运营商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体系是:有线网络的优质专业影视内容采用用户内容收费的模式,而效果较差的专业影视内容和视频短片采用后向广告来获取收入;无线网络的视频服务则以前向流量收入为主,同时也从广告性质的视频短片获取广告收入。

运营商如何接手成为悬念

视频网站在近几年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下,依靠融资等手段获取了大量的用户数和流量。随着视频网站的迅猛发展,视频服务政策环境日渐缩紧,视频网站赢利前景不容乐观。电信行业方面,全业务运营允许电信运营商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来提供视频服务,从而可以丰富其盈利模式,推进视频服务的发展,这使得电信运营商接手视频网站成为了一种极大的可能。

电信运营商接手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电信运营商直接收购视频网站;二是视频网站引入电信运营商的资金,使其具备国有资本控股的资格;三是电信运营商自己运营视频网站来替代现有视频网站。无论采用那种手段,可以肯定的是电信运营商将会以低于视频网站历史成本的价格接手,原因有两方面:从投资人来看,三轮融资后尚未成功的投资就是失败的投资,风险投资很可能退出视频领域;从视频网站经营者来看,政策偏向于国有资本运营视频服务,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牺牲眼前利益而寻求电信运营商的接手控制。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