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电信3G用户和固网用户齐头并进,利润增长两位数字,发展态势良好。中电信上周公布的201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当期实现营收778.18亿元,同比增14.6%;净利润为46.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10%。移动用户净增741万户,3G用户净增900多万户至7810万户,移动用户总数达到1.68亿。固网宽带用户数达到9318万户,净增306万户。
电信收购C网效益初显
目前,三大运营商一季度财报已悉数出炉。当期中移动营收1347亿元,同比增5.7%,净利润278.799亿元,同比增0.3%;中联通营收706亿元,同比增15.36%;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88.58%。
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三大运营商利润总和为345亿,中移动利润是电信与联通之和的4倍多。仅就利润而言,2011年中移动利润是电信与联通之和的6倍多,到2012年结束为5倍多,如今这一差距缩小到4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三大运营商规模、利润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对比运营商一季度成绩单会发现:中移动依然稳坐龙头,但增长几乎陷入停滞;中联通利润增速惊人,几乎翻番,但利润基数较小,仍不足中电信利润的二分之一;反观中电信,利润增速的业务规模都维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
中电信利润得以持续增长,收购C网功不可没。中电信去年底从母公司成功收购移动网络资产,因此一季度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下降。财报显示,一季度中电信成功完成移动网络资产的收购,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较上年同期降26.9%至人民币108亿元。
产业生态变革加剧竞争
电信市场历来最不缺乏竞争,运营商的发展没有前进就意味着倒退。移动互联网OTT给运营商传统业务带来的冲击已显而易见,甚至在财报上开始有所体现。中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坦言,目前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监管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新技术加速发展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移动市场,运营商3G竞争呈白热化状态,2G转3G成3G最大的增量所在,存量竞争异常激烈。3G战场不再是语音短信业务的比拼,更多的是移动数据业务的角逐。此外,中移动4G跃跃欲试,OTT应用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替代效应凸显。在此背景下,运营商纷纷探寻差异化的流量经营策略。
在宽带市场,宽带中国战略迟迟未能落地,市场上骨干网运营商、二三级运营商的竞争纵横交错,“假宽带”、最后一公里接入垄断等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此外,中移动、广电从去年开始就高调表示出对宽带运营牌照的觊觎。
从运营商近年财报可隐约看出,2G霸主中移动靠规模驱动增长已是强弩之末,中联通则凭借手中优质的3G牌照强势崛起。在4G迫近的背景下,无论是基础通信业务竞争还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运营商的竞合态势愈演愈烈。
深度探路差异化流量经营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业的未来,而流量经营的成败将是运营商未来发展的关键。
“微信收费”风波促成了运营商对流量经营的反思,联通近日联合搜狐视频推出视频客户端定向流量包月套餐,运营商流量业务从“零售”到“批发”的转变引起热议;移动则重金重构飞信,加码科大讯飞发展智能语音业务。
而中电信从提出“新三者”战略以来,转型已驶入深水区,“去电信化”改革不再只是口号,天翼视讯等八大应用基地的改制加速了其互联网基因的生成步伐。
在具体运营策略上,继推出“积木套餐”后,中电信又推出纯流量套餐和年轻手机品牌“麦芒”。有分析认为,种类繁多的套餐相对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言,仍有资费空白地带。中电信积极探索流量经营新模式,将吸引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
目前,运营商真正具有“深度价值”的流量收入尚未得到体现,而流量与收入的量收剪刀差在拉大,套餐策略的转变只是中电信探寻流量经营高效模式的一个缩影,如何把握与其他电信运营商竞合态势,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力量向智能管道转型,如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这些依然是中电信或者说国内运营商需要着重关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