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2/1/9 08:37

是负担还是资源? 运营商向流量要价值

通信产业报  卢子月

运营商应该如何应对数据流量?一方面,要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打造智能管道,充分挖掘流量的价值。

面对每天增加的数据流量,运营商该如何应对?流量究竟是负担还是资源?运营商如何玩转流量已经成为业界集中讨论的话题。

近日,德国电信副总裁KyllesbechLarsen表示,随着用户不断增加,网络成本将会增长,很可能导致运营商的利润下降。这在欧美成熟市场表现已经很明显。在亚洲市场,如果不对这一现象进行关注,未来,运营商将面临巨大的利润挑战。

不准备,可能亏损

目前,运营商普遍面临增量不增收的情况。对此,KyllesbechLarsen表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新客户对网络、服务、数据等要求不断增多,运营商为了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必须要进行网络扩容升级,这也增加了资本开支,降低了利润率。

在面对这种用户需求变化时,欧洲和美国运营商曾犯过很多错误。KyllesbechLarsen举例说,AT&T由于大量绑定iPhone,导致网络中的数据流量过大,破坏了大部分用户的用户体验。对于数据下载不限制流量,最终网络难以承受。

亚洲作为新兴电信市场,如果不及早做准备,将很有可能重蹈欧美运营商的覆辙。Ovum分析师ShivPutcha表示,新兴市场的移动运营商开始转移到3GLTE,将会产生可观的数据流量,对他们的网络产生越来越多的压力。如果他们未能谨慎计划如何应付接下来可能泛滥成灾的数据流量,将面临服务质量低落和收入减少的情况。

网络承载能力是根本

运营商到底应该如何应对数据流量呢?首先是提升网络能力,有效承载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王映表示,运营商可以通过网络改进来应对数据流量:首先,可以用WLAN/Femtocell等技术分流网络流量。以AT&T为例,AT&T在引入iPhone之后遭遇移动网络流量拥堵,随即调整策略,利用自己的WiFi网络对其有线宽带和3G网络形成了有效的补充。针对上网卡用户,AT&T规定,凡是移动数据业务资费在60美元以上,均免费提供WiFi接入。针对智能终端用户,AT&T所有的iPhone用户、定制数据包月服务的黑莓终端用户可免费获得WiFi热点接入服务。在此策略刺激下,AT&T的WiFi热点连接量迅速增长,有效缓解了网络拥塞问题。

其次,可以采用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优化接入与传输网络,进一步提升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电信级以太网具有可伸缩性和灵活性,可以轻松地支持高质量、高带宽的服务,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级以太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英国电信选择电信级以太网作为21CN网络计划的承载网技术,以支撑多业务的统一承载。德国电信利用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实现全网的优化,提供每用户20Mbit/s接入带宽。AT&T公司计划2011年底前令90%的3G主要覆盖城市升级到7.2MbpsHSPA网络和光纤移动回程。总之,电信级以太网有效提升了运营商的网络传输能力,为运营商提供丰富的业务应用、构建智能化管道、解决容量压力提供了保障。

看好智能管道

流量并非完全是网络的负担,如果加以合理利用,流量将成为运营商增收的重要资源。爱立信中国市场与战略部高级总监常刚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强化网络本身的能力,并通过建设“增强型智能管道”和“异构网络”来实现。

智能管道是运营商开展流量经营的基础,全球不少运营商已经开始部署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国内的运营商也已经基本明确了“智能管道”战略。常刚所指的“增强型智能管道”,是针对多接入网络的融合策略控制以及内容加速,这一举措将可以提升用户的数据业务体验。而“异构网络”主要是针对用户密集的热点地区,通过多种无线技术、无线架构以及不同回传技术灵活组网,以实现无论在无线小区的哪个位置,无论在忙闲时段,都保持网络稳定。

王映表示,智能管道可对整个网络的资源实现合理和充分的调度,从而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创新空间,充分挖掘运营商收入增长潜力。推动智能化管道建设是电信运营商实现流量经营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全球运营商纷纷试水智能管道。芬兰运营商Elisa通过智能管道在传统流量计费基础上,实现了按带宽计费。沃达丰西班牙公司则在企业级移动宽带市场实现了智能管道的优先级应用。法国Orange通过部署智能管道为移动电视用户提供了优于普通用户的业务体验。香港运营商CSL通过部署智能管道解决方案实现了精细化运营、流量价值的提升和收入的增长。

■数字2011之无线

·LTE

目前,全球81个国家的218个运营商正在投资建设LTE网络,截至2011年底,91个LTE网络投入商用。LTE终端从2009年的仅1款增加到2011年7月的161款。目前,全球已经建设了30多个TD-LTE试验网。在中国的TD-LTE规模试验中,来自全球的11家系统设备厂商和11家芯片厂商参与了测试。在“6+1”个城市的测试中,每个城市拥有1至2家系统设备商,截至目前,实际完成基站部署量为850个。

·WLAN

2011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加大了WLAN部署力度。中国移动花两年时间建立超过160万个AP,在未来三年将建设超过600万个AP,使得热点覆盖超过100万。中国联通在2011年底WLAN热点覆盖4万栋楼宇。中国电信2011年底部署256万个AP。

·3G

在3G方面,中国移动TD五期建设招标目前计划投资总额为204.5亿元;基站招标总数5.3万个。中国联通在56个城市将WCDMA网络升级到HSPA+,网络下载速率达到21.6Mbps。

·频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我国已经划分移动通信频率547M,其中包括划为给3G、4G的频谱405M。

·爱立信

目前,根据全球最大的100个城市的移动网络装机量,爱立信在城市市场的份额达到了43%,处于第一。华为全球基站出货量已经升至世界第二,与爱立信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诺西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以12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网络资产,诺西的收购意在北美市场,此后不久就宣布获得70亿美元的LTE大单。

·华为

截至2011年Q3,华为累计向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提交7900多篇LTE/EPC标准提案,其中LTE核心标准的提案通过数超过230件,位居全球第一,构筑了领先的LTE标准专利优势。

·中兴

2011年,中国移动启动了TD-SCDMA第五期招标,从年初议到年尾,结果不出预料,依旧是华为中兴占据领先份额。其中,中兴以50%的份额遥遥领先。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