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9/9/17 09:29
通信展看运营者之出手:中移动
0
0

回顾中国移动一年来将TD超常规发展演化为了常态。在终端产业链层面,仅2009年上半年,中移动便从无到有,初步构建了包括标准、芯片、设备、终端、业务的广泛利益联盟;在TD建网层面,TD网络建设基本按照中移动计划,以超常规的速度完成。中移动甚至在技术标准方面还提出了最终向LTE迈进的战略目标。

TD-SCDMA(以下简称TD)对于中国移动如同双刃剑,一面是成熟度仍然不及竞争对手的挑战,另外一面则是在TD中成为核心,全面掌控产业链的诱惑。

正是在这些挑战和诱惑下,中国移动一周年的TD之路将超常规发展演化为了常态。

等待爆发

两个星期前,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发布OPhone的漂亮讲台前告诉所有人,OPhone平台的推出将进一步加速TD-SCDMA终端的产业化,提升TD-SCDMA终端的竞争力,并进一步推进TD-SCDMA产业链成熟壮大。

这并非中国移动在完善TD产业链方面的第一次尝试,作为TD产业联盟的主导者,中移动在TD产业发展思路上参照了国际3G成熟区域运营商的成熟做法:采取结成产业联盟策略,向上建立自己的业务、内容、服务提供商集群,形成有效市场竞争机制,为终端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应用型业务;向下与终端厂商密切合作,扩大支持其网络及业务发展的终端设备的多样性,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终端,提升业务体验,走一条“终端+内容”及产业联盟的整体发展战略。

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仅2009年上半年,中移动便从无到有,初步构建了包括标准、芯片、设备、终端、业务的广泛利益联盟。其中,标准、芯片和设备这三个环节在中国移动的大量投入和努力下,已经初成规模,尽管在中移动建网过程中曾出现诸如设备断供、维护跟不上的情况,但TD网络建设基本按照中移动计划,以超常规的速度完成。在技术标准方面,中移动还提出了最终向LTE迈进的战略目标。

而终端和业务作为中移动TD突击班里的“老大难”,一直是中移动提升TD产业链的尴尬环节。

虽然中国移动早在2008年就率先展开了TD业务的试商用,中移动在TD用户发展方面的进展并不理想。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中国移动的TD用户不足100万,终端数量虽然号称超过了50款,事实上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不过20多款,严重影响TD用户的发展进度。

这一方面是目前推出的终端数量不足、品质不高,国内厂商习惯于2G终端的运作模式和研发模式,缺乏终端研发的核心技术能力和设计能力,使TD的终端不仅种类有限,质量水平也差参不齐,国际厂商热情不高,对TD终端的研发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尽管中移动已经明确提出补贴TD销售渠道,且根据瑞银发布的报告,中国移动在第三方分销渠道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TD终端渠道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日前,中移动和国内通信连锁巨头迪信通结成战略同盟,引入5款TD深度定制手机,这被认为是一向擅长分销渠道的中移动首度正式尝试TD手机社会渠道销售。但如何能够让普通消费者如选购2G手机一般在各种手机销售渠道任意购买自己中意的TD手机,目前仍然是中移动的难题,钱已经花出去了,但效果还未看见。

TD业务是中移动TD“终端+内容”策略的重要应用形式,也是留住TD用户的重要因素。对TD业务的发力,中移动同样采用了“超常规网络建设”和“超常规市场运营”方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3G的几种业务模式上,中移动更加倾向发展成本更低、更吸引用户的娱乐类、交易类和信息类TD业务。

一方面,以“超常规的方式”向SP提供100%的收入分成鼓励TD业务创新,在娱乐类和信息类TD增值业务上聚集产业智慧,短期内出手一批TD业务;另一方面在交易类业务上小试牛刀,搭建自己的移动商店MobileMarket,仅仅两周时间,已经招徕超过10万注册用户。而手机电视视频会议等对网络要求高、投入成本大的TD业务,中移动目前并未有太大举动。

另一方面,在中移动已经发力的TD业务上,目前也只是发力阶段,用户能够真正体验并养成使用习惯的基本没有,因此,如何留住用户的心,中移动只是想到,并未做到。

事实证明,在TD产业链的构建中,中移动的“小宇宙”是巨大的,TD正式运营的短短半年时间,整个TD产业链已经走出哀鸿遍野的境地,渐入佳境,但中移动的“小宇宙”何时爆发,中移动的努力何时收效,还要靠用户数据说话。 

业务先导

虽然3G的到来是通信产业界期盼多年的福音,但是对于仍然将手机视为通话工具的广大用户而言,3G依旧徘徊生活之外,而这中间所缺的桥梁,恰恰就是业务。对于用户而言,没有众多业务支持的3G终端并没有产生质的飞跃。

在《通信产业报》(网)此前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嘉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问现场有多少位听众能够自己寻找并安装一款天气预报软件?”结果应者寥寥。这一略带偶然色彩的事件反衬出的是中国手机用户对于数据业务的陌生。以国内用户数最多的手机报为例,中移动手机报的用户总数仅4000万,其总量不足手机用户数的1/10。

在三大3G制式中,发展时间最短的TD无疑将面临最大的业务开发挑战。

根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此前得到的消息,由于下半年中移动将进入TD建设的高潮期,到年底将覆盖70%的城市,基本进入全面运营阶段。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下半年正是中移动进行TD业务储备期与用户培养期。正因为如此,全力发展TD的中国移动将业务开发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此前的G3业务创新大赛上,中国移动提出的“四不政策”超常规发展模式,即不要收入,提供100%分成模式;不计付出,提供规范透明的平台服务机制;不拘常规,提供一站到齐的申报方式;不遗余力,提供全网协同的营销策略。而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表示,MobileMarket将为TD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其尽快上线,显示中国移动全面扶植TD业务的急迫心情。

中国移动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业务应用是3G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推动3G发展的引擎。“TD不仅要成为中国提出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标准,更要成为世界性的高质量商用产品,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表示。一系列的举措已经凸显中国移动意识到业务应用是TD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推动TD发展的引擎。

虽然从TD-SCDMA试商用至今,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一系列TD业务,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业务的海量需求已经不再是中国移动一家能够满足。苹果AppStore所代表的全员创新才是3G时代数据业务产品的生产模式。而中国移动基于AppStore模式推出的MobileMarket正是TD未来的核心。

与移动梦网的合作模式相比,MobileMarket的开发门槛更低,个人开发者不需要与中移动达成类似于SP的合作协议,也没有种种管理限制,却依然能通过MobileMarket获得产品的销售分成。截至今年4月,AppStore在不到9个月时间里的应用下载量已突破10亿次,应用软件总数已达3万个,每天发布的新应用软件超过200个。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隐藏在iPhone(手机上网)耀眼光环身后的大批顶尖程序员。去年3月,苹果启动iPhoneSDK工具包下载后的3个月内,就已经有25万人申请付费开发应用。

“专业的移动开发技术支持、便捷的移动应用销售平台、超过4亿的潜在消费人群、70%的应用销售收入分成,下一个移动创业明星就是你。”在中移动开发者社区,中移动毫不掩饰对程序员们的引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