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运营商而言,3G所带来的突破意味着其作为业务承载平台能力的提升,而这些业务不仅仅存在于运营商内部,来自外部的平台能力才是运营商未来的希望。
每一次市场的迸发都能推动技术的向前发展,而每一次技术的进步亦可以推动市场的前行。3G时代的业务发展同样遵循这个道理。
从2G时代的几十K带宽提升到3G时代的数M带宽,业务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3G时代高带宽使得网络承载多媒体业务梦想变为现实,同时,在3G技术带动下迅速发展的IMS也为多媒体业务灵活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业务平台。
从量变到质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已经习惯了‘随时在线’的冲浪体验,用户注重的是在互联网上得到的体验。当这些互联网上的使用习惯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时,却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感受,这主要与网速、终端和使用场景三方面因素有关。”一位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专家向记者表示。
而据对现网2G用户调查显示,用户最看重的第一是速度,第二是覆盖,第三才是价格,因此网速对用户体验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目前普遍使用的GPRS平均速度只有60-80k,即使是峰值能达到384K的EDGE平均使用速度也只能到160k左右。显然,如果无法提高2G时代的网速,用户订阅业务的热情将大打折扣。
对业务的需求使得三大运营商大力建设和发展3G网络,并积极向3.5G时代演进。当前,中国移动的TD-SCDMA网络可提供2.8M的下行带宽,中国电信EVDO网络可提供3.1M下行带宽,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则可以提供7.2M下行带宽。“这使得2G时代制约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的带宽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一般而言,传输一路清晰度和实时性兼具的多媒体信号需要1M左右的带宽,而这在2G时代显然是不能实现的。”一位来自运营商内部的专家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
一位曾在三大运营商业务体验厅体验过3G业务的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手机上网速度比使用家里固定宽带上网的速度还要快,而且观看多媒体电视非常顺畅。相信随着3G网络建设和优化的稳步推进,业务观感会更好。相比于2G时代,业务已经发生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
中国移动业务研究所封令隽也向记者表示:“3G带来的高带宽使得开展各种多媒体业务成为可能。”但他同时指出,由于移动IP网络存在实时性较差和QoS不能保证的问题,特别是无线空口的延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运营商需要在这些问题上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业务。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3G的高带宽、高速度是相对2G而言的,与有线宽带互联网是无法相比的。一位电信研究院的专家表示:“事实上,固定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增长和流媒体的应用已经使得固定互联网的带宽和速度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移动用户规模远超过固定宽带网用户数,因此从目前来看在无线网络上大规模地开展流媒体业务必然会引起业务质量下降甚至业务受阻的问题发生。因此,要积极推进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融合,这样无线带宽和速度的局限有可能实现突破。”
IMS做业务推手
虽然高带宽使得业务承载变为可能,但目前某些业务还是通过电路域来承载,使得业务质量大打折扣。
记者曾经在中国联通体验厅体验过视频通话业务,画面质量不清晰,而且延时问题较严重,而在TD-SCDMA网络上的视频电话体验也是马赛克频繁。这是因为目前在WCDMA和TD-SCDMA网络上,视频通话业务都是通过64kbps的电路域(CS)来实现的,即用传统的语音信道承载数据业务。
“为了保持语音和图像的同步,WCDMA和TD-SCDMA采用了电话域同时承载语音和图像,而64K的电路域带宽注定视频电话质量一般的结果。”来自电信研究院的一位核心网专家向记者表示。
为此,将语音和图像同时搬移到分组域(PS)来承载称为改进视频电话质量的一个可行方法。例如,中国电信日前在北京、上海的EV-DO商用网络上开通的视频电话就通过分组域实现。据上海电信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相对于电路域的视频通话,承载在分组域上的该业务画面清晰流畅,语音效果良好。
在被记者问及WCDMA和TD-SCDMA上的视频电话是否也会考虑搬移到分组域,封令隽表示有可能,而这就需要用到一种被称为IMS的技术,在中国电信的视频电话实现方式中,就是单独建立了一套IMS业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开展业务。
IMS,即IP多媒体子系统,被认为是未来核心网的演进方向。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表示,IMS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包含接入无关性、业务和承载更彻底的分离、网络更标准、统一数据库管理、完善的QoS机制和网络安全性设计等特性,随着3G的启动,IMS对于视频通话等多媒体业务来说意味着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的支持业务应用开发的网络环境和业务平台。
封令隽向记者强调,IMS在2G时期就被提出,然而,并未取得实质性发展。3G到来后,IMS再次被业界关注,这是因为3G和IMS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因为3G的高带宽使得开展多元化的个性化业务成为可能,也使得IMS这个灵活的业务平台成为未来运营商建设核心网的首要选择。”他说。
而事实也证明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积极向IMS靠拢。日前,中国移动内部持续了约10个月的IMS大规模测试将于8月底结束。随之,中国移动将展开一轮面向IMS的集采。而浙江移动今年年初就试水IMS全业务运营,面向企业用户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例如V网伴侣业务、融合的Centrex业务、视频会议业务、IPTV业务、超邮业务等。
中国联通也已在北京、河北、山东以及广东等多个省市开展了IMS升级工作,成功实践了IMS运营支撑项目,并打造出基于IMS的融合计费以及端到端的运营支撑系统。
而中国电信采用IMS提供视频通话业务以外,还可开展包括多媒体彩铃、多媒体会议、手机全球眼在内的众多增值业务。
“IMS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业务平台,方便SP/CP在其上开发各种增值业务。”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LTE开启业务新时代
3G时代虽然将2G时代的带宽提高了数十倍之多,但是带宽的增长总是不能和业务发展的速度成正比。“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对带宽的要求始终在增加,当3G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3G的带宽将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封令隽向记者表示,“LTE和TD-LTE更有能力承载多媒体业务。”
LTE使整个频谱利用率得到很大提高,按照20M频谱带宽能够实现峰值下行100M左右上行50M左右的速率。“当然随着业务和用户的规模增长,LTE也将面临人均带宽下降的问题,但是根据测算,应该能够达到人均2M带宽左右,基本上跟现在的ADSL相当,这已能够为各种多媒体业务提供良好的支持了。”封令隽说。
据来自运营商的专家介绍,以先进的LTE技术为基础的无线网络能够支持众多新应用。除了能够更为简单快捷地收发电子邮件、访问互联网、获得更高质量的视频服务,无线用户还将可以把他们习惯在家里或在办公室所使用的应用带入移动世界之中;同时,与全球其他LTE网络间的漫游将使这些应用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得以实现,让用户享受到真正的移动应用体验。最重要的是,LTE广域无线网络将能够连接更为丰富多样的消费电子产品和设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线互联。
例如,韩国运营商利用WiMAX技术已经发展了视频电话/会议、整首音乐下载、邮箱mashup服务、远程控制电脑、远程文件管理等很多业务。此外,运营商将WiMAX技术植入到各种消费类电子终端,如PSP、数码相机等,从而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服务。例如,通过PSP进行联网游戏,通过数码相机随时上传照片到自己的博客,随时随地下载电子书和影音作品等等。
这些服务都值得国内运营商在发展3G和后3G业务时借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LTE时代将赋予IMS新的生命力,这是因为IMS系统中的某些功能如HSS和策略管理、计费等也是LTE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且,设备厂商在LTE-IMS架构设计阶段,认真考虑了时间延迟的问题,并提出了统一标准。无论是连接延迟还是传输延迟较之以往都将缩短一个数量级,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业务体验。
“LTE、IMS等技术相结合,将为增值业务开启更大创作空间。”封令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