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6/22 08:24

3G时代多重套餐“套牢”了谁?

通信产业报  张九陆

与2G时代相对简单的资费不同,3G时代的资费套餐非常多。此时,整个资费体系会体现一种演变趋势:由线性资费、二部资费,向多种资费套餐组合方向发展。

当今年5月17日,中国联通推出3G服务时,一个资费细节被媒体放到了放大镜下:在其推出的全部七款3G套餐中,无论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打电话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语音通话资费都是一样的,而且接听电话全部免费。也就是说,联通的3G套餐中取消了漫游费漫游通话费、长途费等各项内容。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3G时代的长途、漫游费乃至月租费已经过时,语音电话资费体制将逐步进入“单一化”时代?

对此,中国联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只是资费套餐设计的一种策略,没有普遍意义。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专家吕新杰则认为:这些套餐的实现机制,实际上是一种交叉补贴,即用其他收入补贴漫游通话费和长途费用的流失。他认为,最终语音通信的资费架构,还是要根据成本依据来决定取舍,其中,移动通信月租费存在的成本依据不足。

越来越多的套餐

与2G时代相对简单的资费不同,3G时代的资费套餐非常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各有7款,而中国电信则更多,甚至许多省公司都有自己的套餐资费计划。

3G时代,整个资费体系会体现一种演变趋势:由线性资费、二部资费,向多种资费套餐组合方向发展。电信业线性资费最为常见,它又可分为定额资费和从量资费。定额资费是指无论通话量多少,都按照固定标准收取统一价格,通常所说的包月制就是定额资费的一种;从量资费是指按消费量计算,通话费随通话量的多少而增减的可变费用,语音通话按时长计费和流量计费都可归为此类。

二部资费在世界电信业内实行得最为广泛和长久,在固话中比较常用,是指分两部分收费,其根据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即将价格分为反映基础设施投入的固定成本以及其它流量不敏感部分的成本,和反映单位(流量敏感)成本,也就是每提供一个产品或服务的边际费用。这种资费模式一般表现为“月租费+通话费”的形式,过去移动通信由于脱胎于固话资费体制,也采用了这种模式。但是这种资费体制在3G时代显示出其不合理之处,如月租费的问题。

近年来,资费套餐组合成为全世界主流资费模式。它是各个电信运营商根据自身财务成本状况、业务现状、技术实现现状等采取的一种定价策略,采用基本服务与选购产品分开或打包定价策略,形成各产品整体作战,以提高价格竞争力。在3G时代,将移动语音业务和移动数据业务混合搭配,是国外移动运营商常用的资费策略,目前我国也基本采用这一模式。

同时,国外又开始流行一种新做法,就是将业务资费与终端结合起来,并根据用户价值和在网时间长短,给予用户或终端厂商一定补贴,以促进新业务发展。比如一些运营商与苹果iPhone合作,进行收入分成,对于运营商来说,就是一种业务补贴。但是北京东方策略公司分析师张涛告诉记者,对于中国运营商来说,这种模式一定要慎用,因为国外经验已经显示,这会大大损害运营商3G网络的赢利能力,进而影响推动3G发展的热情。

成本依据决定取舍

现存各种电信资费,都有其存在的“根”,判断其未来,也应该从“根”开始。

吕新杰告诉记者,任何电信资费体制的系统化调整,都要做到“有理”。这个“有理”就是电信业务的资费不应低于其产生的成本,如果一项电信业务的产生没有给电信运营企业带来成本费用,或者说带来的成本费用微乎其微,那么这项电信业务的资费就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2008年有关部门对移动通信漫游费的调整,此前,我国漫游通话费包括三部分内容:漫游费、本地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其中漫游费没有成本依据,在去年听证会后,已经按国家规定取消了。而本地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有成本依据,比如像桂林这样的城市,也许常驻人口只有几十万,但建网络时需要一百万以上容量,这些多留出来的容量就是为漫游通话准备的,已经形成了成本,是不可能不顾忌成本而取消的。所以“取消移动电话漫游费”这种说法在3G时代恐怕仍然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移动通信月租费的成本依据则不足,因为与固定电话不同,移动通信网络资源是非独占的,只有在通话时,才会占有基站信道,并不像固话每一部市话座机都占用着自己专用的用户线和终端交换机容量,而这些设备占据有线市话网络绝大部分成本。所以移动通信月租费在未来的3G发展中,也许会消失。

据记者了解,现在运营商许多资费体系中虽然存在类似于月租费的东西,但一般都会和其他优惠和业务馈赠结合起来,比如某些地方神州行10元基本月租包含一定量的短信彩铃等等,这也许代表了3G时代的“月租”发展方向。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