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年的漫长等待,3G和TD-SCDMA(以下简称TD)终于开始飞进寻常百姓家,但中国消费者似乎已经热情耗尽,TD市场反应并不热烈。这种态势将对整个TD产业链产生什么影响?3G牌照发放能否助力TD走出困境?
TD观望气氛依然浓厚
为兑现奥运期间提供3G的承诺,中国移动于2008年4月开始了TD放号和试商用,但在TD实际放号中比较谨慎,仅限在少量移动营业厅销售,没有像2G手机一样在营业厅和渠道全面铺开。按照正常流程,TD本应在社会化业务测试后再启动试商用,但为提前接受市场检验,中国移动决定将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这两个步骤合并进行。
与TD手机采购量相比,TD手机市场反应平平。TD试商用还暴露出了一些技术问题:网络覆盖有盲区、TD-SCDMA信号不稳定、通话成功率低、视频通话出现马赛克、手机电池耗电快等。
2008年4月,国内主要TD芯片厂商凯明宣布资金链断裂,正式停止运营。凯明大股东TI基于TD试商用的市场反应不佳,停止向凯明增资,同时拒绝其他公司对凯明进行收购,导致凯明倒闭。凯明只做芯片,如果用户规模上不去,成本就无法降低,无法实现效益。凯明事件表明在目前TD投入产出比不平衡的状况下,企业必须寻求其他产品线的盈利支撑,同时也凸现了政府出台具体计划的迫切性。
主要TD芯片研发企业中,天(T3G)同样面临后续资金断档的危机,重邮主要靠重庆市政府支持,只有联发科和展讯因为有2G芯片业务支撑情况还不错。
TD产业链笼罩在浓重的观望气氛中,呼吁国家出台TD发展的明确规划。TD最终成功的最重要一环是能否打开市场。与当年力推世界风的中国联通相比,中国移动有着更为强大的营销能力。在技术方面,中移动要求厂商将TD-SCDMA网络升级至TD-HSDPA,届时用户可以通过TD手机更加流畅地进行视频通话、观看手机电视等。
但多家已从事和准备开始TD终端研发的厂家脚步放慢,有些甚至干脆暂停TD研发投入。中国移动前两次的数据卡集中采购只有大唐和中兴通讯中标,可能打击了其他几家TD数据卡生产企业的信心。诺基亚、索爱等手机终端大厂也在观望。
TD的发展难免遭遇来自其他3G标准阵营的竞争。比如,索爱旗帜鲜明地支持WCDMA,诺基亚拥有WCDMA和TD的专利,且同时发力WiMAX和UMTS-LTE,属于骑墙派。
TD已错过发展的最佳时机,当前的不利局面只有依靠国家政策面的强力推动才能挽回。在HSDPA及4G研发加速的背景下,3G的技术战略地位已经开始下降,中国标准TD-SCDMA的中长期“筹码”地位正在下滑。但如果有国家政策面的强力推动,TD还是可能快速追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