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最大的中国电信市场刮起了一场6变3的运营商重组超级飓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成为全业务的电信运营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开始试商用,拉开了中国3G的商用大幕。中国电信接受联通的CDMA网络后出手就是百万级的终端集采,中国联通则忙于WCDMA的基础建设。但近期,中国电信亿元广告费塑造的“天翼”品牌,主打互联网手机的概念,在中国3G牌照发放之际,先声夺人,为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先机打响了第一枪,但手机终端的大品牌缺失将面临和TD试商用一样的困惑,产业链最成熟国际大品牌云集的WCDMA还在忙于基础建设,在全球没有杀手级应用的3G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技术无差别
无论是产业链成熟的WCDMA、还是产业链较弱的CDMA2000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从技术上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内容和价值是相同的,语音通话、短信、上网的网速差异,同样都具备目前热炒的移动互联网功能,但作为消费者是通过终端来感知运营商的服务和应用,从目前上市的终端来看,TD90%以上都是国产品牌,电信CDMA定位高端的互联网手机国产品牌也是占据了主要的份额,国产品牌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站得住脚的只有酷派和多普达,而多普达的强势在GSM领域。
CDMA技术专利的拥有者高通放弃了CDMA后向技术UMB的研发转投LTE,使得许多国际手机制造巨头解散了CDMA的研发团队,全球手机制造排名第一的世界巨头诺基亚在中国CDMA运营之初就很少介入,传统的CDMA手机制造巨头三星、摩托罗拉、LG除了三星可以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摩托罗拉和LG在中国市场已经失去了号召力,更不用说国产品牌,而今从上柜的CDMA终端来看国产品牌占了大部分的份额,互联网手机的概念是智能手机的代名词,人们通过Iphone和Google和HTC合体的G1、RIM的黑莓的使用已经对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互联网手机有了明显的感知,消费者很难对缺乏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的国产品牌产生信心。
手机成发展瓶颈
网络技术无路如何先进,作为用户体验的手机终端的匮乏将会制约运营商的发展,CDMA在全球的没落不是因为技术,而是缺乏质优价廉的大品牌终端,中国TD的试商用诺基亚、索爱等巨头置身事外,摩托罗拉、三星等积极性也不高,国产品牌蜂拥而至,消费者并不买单,为此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拿出专项资金扶持有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的终端、芯片企业健全产业链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我们相信,在2009年Google、微软、诺基亚、索爱、摩托等巨头都将会推出多款TD终端。
中国联通上马全球产业链最成熟的WCDMA,潜力巨大。中国电信拥有覆盖最全的3G网络CDMA2000,走在了三家运营商3G商用的最前面,互联网手机的概念引得消费者垂涎三尺,但仅靠三星和酷派两个智能手机品牌拉动消费需求是很难的,而今三星深陷华立专利“抄袭们”阴影,仅凭酷派一个高端品牌实在很难从中国移动的手里分流根深蒂固的全球通高端用户,终端不仅制约了业务发展,也成为用户买单的根本,这是运营商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软实力竞争成主体
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应用不会因为制式不同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技术领先程度、手机品牌知名度都会因为运营商的需求而改变,中国电信全力打造手机上网的概念是运营商都能做的事,没有差异化的概念,Iphone和Google和HTC合体的G1的成功,使得互联网手机的体验效果一下子明朗化,国产品牌和诺基亚、三星等巨头的产品也缺乏竞争力,这在3G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将会因Iphone和Google手机的普及而提高,这对传统的手机制造企业而言是一场灾难。
运营商未来的竞争除了提供各具特色的应用外,更多的是对客户端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竞争,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坐拥4.5亿用户是占据制高点的绝对领先者做好防御战,以逸待劳,中国联通拥有1亿多用户的中间派却拥有最完善产业链的网络左右逢源,中国电信只有2800多万用户的跟进者只好打攻坚战,拼实力、耗金钱中移动日进净利亿金,拼资费,打价格鹬蚌相争,中国联通则凭借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趁虚而入,左拥右抱。短期的消耗战可以烧钱,最终的持久战拼的是内在的体力和对消费需求的把握,这点中移动积累颇深,全球通的服务品质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