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8/12/9 10:00
七专家纵论TD机遇与挑战
0
0

协调TD产业的“菱形”

宁向东比较目前国内重大创新技术后指出,TD既不同于航天工业,也不同于神舟飞船。首先TD是多次技术创新,而非其他二者一次创新;其次,TD产业链非常广泛,参与者集中性远高于其余两者,因此可管控性不能与国家发展神舟飞船相比;此外,在商业性质上,TD的未来收入和市场运作空间远高于其他二者。“TD是对中国整个民族素质、国家行为的挑战,是最难的技术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TD的战略重要性可能超过军工。”宁向东指出。他指出,TD发展需协调四个因素,即发展方向是否明确,产业链如何整合,经济性如何实现,以及如何适应性地发展。“四个因素构成菱形,在互相制约和协调中寻求平衡,如政府推动TD的决心以及对各种资源的组织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产业链整合程度和效率。”宁向东表示。

第一,TD的信心与信心组织。应该宁向东认为,目前政府支持TD的决心和态度已经明确,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如何有效地调动各方资源,并提高组织的效率性。他提出,TD涉及的利益主体非常复杂,这决定了TD的发展将遇到空前严峻的挑战。不过他同时表示,由于TD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一旦能在中国蓬勃发展,必将产生强大的“技术外溢”,具备很强的典范意义,这甚至可以超过军工等行业。

第二,TD的产业链整合。宁向东认为,TD产业链各方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和争议,各方的决心也不够坚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利益关系还需进一步协调。他认为:“目前TD整个产业链还不够强大,在批量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等很多方面,仍然不够完善,甚至非常脆弱。”

第三,TD的经济性发展。宁向东认为,发展TD的经济性因素必须慎重考虑,TD的发展道路仍然很漫长,具体实现上的每一步能否保证经济性,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在每个阶段能否让产业链上的各方都参与进来也是问题。

第四,TD的适应性发展,应在变动中捕捉市场需求。宁向东认为,手机电视等新兴业务在中国发展的市场空间,将可能远远超过想象,3G时代也可能诞生其他很多目前无法想象的新业务。宁向东同时表示,在新兴业务层出不穷的形势下,技术本身的发展能否跟上需求的变化显得至关重要。“TD要具备技术适应能力,即一种在变动中捕捉需求的能力,否则可能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下风甚至被淘汰。”宁向东表示。

不要让TD“难以为继”

逯宇认为,在3G进程越来越快的形势下,中国移动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曾经在2G时代占领制高点的蓝海优势可能会受到冲击。“三大运营商都把提升用户黏合度作为首要任务,3G启动后很多新业务将如同潮水般涌现,对用户的争夺将非常激烈。蓝海优势需要非常大的投入。”针对业界提出的TD产业链仍然脆弱的问题,逯宇认为,目前TD产业链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技术研发能力,而在于生产、应用的具体环节。她指出,国务院曾组织参事团对TD全产业链上的40余家企业进行周密详尽的考察,最终得出的一致结论是,这些企业完全具备产业化能力,在产能储备、研发能力等方面都没问题。TD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2G/3G互操作等问题,并非十分困难的技术挑战,而取决于产业链各方解决问题的决心和积极性。她指出:“TD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技术层面,而是资金投入的‘难以为继’。”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技术和TD未来前景仍然信心不足,“一些企业并未建立起TD专用生产线,仍然借用GSM等生产平台。”不过她同时表示,中国移动加入TD产业联盟后,明显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积极性。

北京奥运会后,TD产业联盟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推进TD网络的完善和改进。逯宇表示,TD产业联盟重点关注的三方面问题是2G/3G的互操作、终端发展以及中国移动“三不”原则的落实和执行。逯宇指出,目前TD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国内企业主导的局面,并构筑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海外企业如果没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将很难介入TD市场,在TD产业中,今后国外厂商OEM国内企业的现象可能更多见。近年来,TD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也取得非常大的突破。”

此外,逯宇指出,一个产品打开市场的关键不在于产品性能本身的完善,而在于其对用户的吸引力:“早期的大哥大价格并不便宜,现在看来问题也很多,iPHONE风靡世界,也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完美无瑕。”逯宇认为,TD对用户肯定存在巨大吸引力。尽管在试商用初期,出现了接通率低、信号弱等一系列问题,但根据TD产业联盟近期所做的相关用户调查,用户的反馈已经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