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8/10/17 11:11
“移动商圈”模式引领3G应用变革
0
0

9月23日,现实中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成都春熙路被搬到了手机上,同时也标志着“移动商圈”,一个以真实地理商圈为原型构建的虚拟商业环境,被正式搬上了移动互联网

在经历了3G试商用、移动服务科技奥运等诸多产业宏观发展兴奋点之后,移动互联网回归到“应用”这个核心上。

移动互联网上重构繁华商圈

“形象的说,移动商圈就是真实商圈、步行街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虚拟重构,”用友移动商务公司总理杨健介绍说,有了这个商业环境,商家可以继续发挥真实商圈的品牌力以及汇聚效应,在移动互联网上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且开展精准互动营销,而普通用户则可以高效、便捷地选择本地化产品与服务。

此前,用友移动构建了国内首个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商街”,它是汇聚数百万商家、企业和数以亿计消费者的虚拟的移动商业中心。

“移动商圈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商家和消费者的应用需求,”杨健认为。商圈作为一种重要现代的商业形态,其对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加深。而当营销战扩展至3G移动互联世界时,“移动商圈”的出现就可谓是应运而生了。

根据用友移动的规划,全国知名的数十个真实商圈,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淮海路等,将被搬上移动商街,最终成就规模宏伟可观的移动商圈平台。

坚固的应用基石

“移动商圈”实际上是为商家和消费者搭建了一个基于本地化的手机虚拟商业空间,而要将它真正转化为给商家和消费者的价值,则还要依靠其中的具体应用。丰富多样的应用是移动商圈发展的基石,“没有这些支撑,虚拟的商业环境,只是空中楼阁,”杨健认为。

移动店铺应用便是其中的基石之一。融合了WAP2.0新技术的移动店铺应用,使商圈中的商家能随时开展精准互动营销;而商品中心的应用,能够轻松实现商品浏览、商品搜索、商品比价、新品上架等功能,真正使移动商铺24小时不打烊。

即将发布的移商采集系统,则是凭借用友在管理软件方面的经验,结合移动终端的特点,为商家和企业提供的移动信息化的后台服务。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商家和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也降低信息化成本。

移动支付应用的即将接入,也将使移动商圈中商家与消费者的交易更加快捷、方便和安全,商圈也随之变成了一个活跃的商品交易中心平台。

除了这些商圈内部的应用之外,外部大环境的应用也为移动商圈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据艾瑞咨询最新调研,2008年国内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将达到770万人,比2007年增长120%,预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将达到4207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