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到来前,国产3G国际标准TD-SCD鄄MA(以下简称TD)却尽显疲态,如果没有及时送上的强心针,很难说它不会在几乎可以触摸到光明的时候倒下。而对于尴尬迷茫中的TD而言,现在最管用的强心针,除了中国移动的力挺,也需要来自政策的支持。有迹象表明,力挺TD的政策会如期而来,政府对TD的支持会更趋明朗和坚定。日前,工信部首任部长李毅中急召数位电信专家商讨TD未来发展策略,包括“TD之父”李世鹤、电信专家李进良等在内的“挺TD派”与李毅中的这次会面显示,“挺TD派”的主张将被更多地纳入决策者视野,TD的“利好”不言而喻。以李毅中的果敢和魄力,笔者也相信“如果他认准要全力发展TD,一定会加速推进工作。”加上中国移动全力以赴投入TD的运营,更是抓住了TD推进的要害中的要害。事实上,做出由中国移动来运营TD标准的决策已有时日。平心而论,作为企业,逐利和避险是其天性,要中国移动放弃巨大的既得利益,放弃有巨大的市场基础的WCDMA,转而去运营可能要冒巨大的市场风险的TD,换谁也难以那么心甘情愿。
但另一方面,强势运营商的强力介入,这是TD的命门,而这个角色别无选择只有实力雄厚的中国移动可以担当,可以稍嫌武断一点的说,只有将TD与中国移动的命运捆绑在一起,TD才有未来!
一边是企业维护既得利益和归避市场风险的合理诉求,一边是整个TD所涉及的民族产业的利益取向,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靠国家意志下强力政策的推动与斡旋。中国移动的国资背景,使其天然有着承担此一重大使命的道义职责,也有了政府来解决这一矛盾的制度和法理基础。
政策如真能解决这个问题,便为TD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政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TD要挺起来,要走得更远,光有政策的庇护,是行不通的。
首先是产业主角的长期缺位。即便中国移动从此全力以赴,但不能否认,在此之前,作为产业绝对主角的运营商的迟迟不能确定已对TD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试想,没有主角的振臂一呼,产业上下游的力量怎能拢在一起?
其次,长期有着一定程度上政策依赖性的TD产业,也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对政策敏感,而对市场相对迟钝的习惯,整个TD阵营如何从政策性思维转向市场性思维,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TD阵营要补的市场之课,将有很多。
最后,从前期试商用看来,消费者对TD尚不买账,没有任何商业经验的缺点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克服,TD如何在中国移动的带领下,如何尽快让潜在用户认知TD、认可TD,进而在3G发牌照前抢得市场先机,缩短与另外两大标准的差距,不会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