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距离我们的生活仍然遥远,但车联网(Telematics)正在逐渐打破汽车的移动“信息孤岛”属性,成为物联网中最具产业潜力的应用领域,被称为物联网领域一个尚待挖掘的“巨大金矿”。
根据GSMA与市场研究公司SBD今年7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18年,全球车联网的市场总额预计将达390亿欧元,较2012年的数值增长2倍,内置移动互联系统的汽车出货量将增加6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这二者的融合使得中国天然成为一块肥沃的车联网土壤。”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方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信息孤岛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正在逐渐颠覆传统行业。车联网时代来临,汽车独有的“孤岛”属性正在被蓬勃发展的IT和互联网技术一步步瓦解。
在这个瓦解的过程中,正当汽车制造商们寄望自身的车载系统以消除汽车内外的信息屏障之时,智能手机凭借应用软件更新及时和使用免费的优势迅速成为导航和车内娱乐的新选择。
智能手机来势汹汹,首当其冲的,便是车载导航系统。据市场咨询研究机构J.D.Power&Associates调查,2012年车主对汽车导航系统的满意度下降。有47%的车主表示,他们会在行驶中使用手机地图导航应用,较2011年增长了10%。此外,已经安装导航系统的车主中有46%表示,如果可以在仪表盘上使用手机地图应用,他们就不会再购买车载导航系统。
导航之外,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消费者希望在车内享受的生活显然还有更多。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3G甚至4G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普及,它们已经成为了人们,尤其是80后和90后消费者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个生长在数字时代的消费者群体,对汽车有着与以前不同的需求,包括他们对互联网生活方式的依赖,以及随时随地接入全球社交网络的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80后和90后消费者的比例相加将达到41%左右;而到2015年,这些消费者的比例相加将达到58%左右,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
相比之下,能够快速进入社交网络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似乎能更快地消除用户在车内的孤独感,而即时更新的应用程序则能最快满足用户对开放娱乐的需求。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既要关注路面又要查看手机的情况下,分神显得不可避免。再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例如手机故障、应用程序的切换等,智能手机无法完全取代车载系统成为车联网的终端。
“当你驾车的时候,车是你的第一对象。手机所针对的毕竟还是手机用户,主方向不是车。”在一位车主看来,车载系统相对智能手机,其最大的卖点在于背后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手机可以呼叫客服吗?但一个强大而全面的车载可以做到。”他对记者如是说。
百舸争流
目前,车联网已经成为汽车厂商、电信运营商、IT企业和互联网巨头争相进入的市场,呈现百舸争流之势。
汽车厂商加速在车联网领域布局。智能化已经成为车企卖车的新卖点。几乎每一款新车上市都标榜自己的技术先进,着重凸显"智能"二字。自今年以来,包括奔驰、奥迪、通用、丰田、日产、比亚迪在内的多家车企均开始推出了车载互联网技术,多数品牌更是直接将这一技术率先运用在各自的细分车型上。
车联网作为智慧交通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电信运营商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优质合作项目陆续推出。例如,中国联通与宝马合作推出的宝马互联驾驶(BMW ConnectedDrive)服务成为全球第一个由运营商总体集成及后期运行的汽车信息化项目。
2010年11月,中国联通成为宝马互联驾驶的一级供应商,开始进行项目部署实施。作为一级供应商,中国联通一方面为宝马公司提供基础的3G移动通信服务(MNO);另一方面,整合自身信息服务能力和宝马的其他供应商的专业能力,共同提供Telematisc服务平台系统集成(TSP)、呼叫中心(Call Center)和信息内容服务(Content)等整合的汽车信息化服务。
今年3月,宝马互联驾驶服务在中国正式上线,无论是驾驶员或者乘客,都可以通过车载网络访问互联网、社交和对外通信。在驾驶时遇到各种交通或商旅问题,均可立即咨询呼叫中心。
中国联通集客部汽车航空行业副总监张然懋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打造示范性标杆项目,是推动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宝马互联见识项目,将大大提升联通在汽车信息化领域的地位,对于拓展其他整车厂商信息化市场大有裨益。
以苹果为首的国际知名IT巨头的加入,更加速了汽车与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的步伐。
在2013年苹果全球研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了一项名为IOS in the car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预计从2014年开始,IOS7将全面整合到包括奔驰、本田、日产、法拉利、沃尔沃等在内的12家主流汽车制造商的车载系统中。用户即使没有iPhone手机,也可以在车载娱乐系统上直接使用导航、智能语音控制、语音通话、影音播放和简讯首发等功能。
在车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各方分工协作越发明朗。高德车联网业务中心总经理童豪良表示,车企和IT公司在车联网发展中各有侧重。整车最大的价值是由车厂提供的,所以安全舒适等功能主要还是会由汽车行业来引导。而与信息娱乐有关的车联网的服务,可能会由IT企业来更多参与和影响。
难题待解
越来越个性化且与互联网技术紧密整合的娱乐系统是车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娱乐并不是车联网的全部。有数据显示,在车联网所划分的六个功能中,即出行管理、车辆管理、娱乐、驾驶改善、辅助驾驶和安全中,辅助驾驶和安全将占到75%的比例。
交通事故率的不断上升使得安全问题更成为车联网发展的首要难题。要使开放娱乐与安全保障两者兼得,语音控制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而现实是,语音控制正成为汽车制造商和IT巨头们在研发车载娱乐系统时所致力打造的功能之一,其目的便在于增加用户在驾驶中使用娱乐功能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专家指出,更准确的语音控制技术让驾驶者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用手去操作车载娱乐系统的几率,从而使他们能够专注于驾驶本身。
不过,由于受到技术本身和研发投入的限制,目前车载系统的质量参差不齐,语音控制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这为消费者使用制造了不小的障碍。只有那些先进的、语音控制功能超强的车联网才能真正满足用户在驾乘时娱乐、安全两不误的需求。
另外,标准缺失的问题正逐渐显现。每家车企都在按自己的理解设计系统,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各品牌也不愿开放自己的系统。很多不断增加的功能缺乏实用性,目前绝大部分车企的车联网系统仅仅是增加了一种服务而已,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这使得车联网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制约。因此业界普遍呼唤车联网领域行业标准的出台,能够为百舸争流的大批企业“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