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0月25日消息(水易)2025年10月24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C114承办的“中国低空经济创新应用与标准化推进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通院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李文宇主持大会。
随着国家对低空领域的政策逐步放开和技术进步,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并强调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徐徐拉开帷幕。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在致辞中表示,以标准破解发展瓶颈,以协同构建产业生态,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通过成立低空智联网技术与标准工作组,坚持需求导向,让标准服务产业实践;推动协同共建,让标准凝聚行业合力;注重安全优先,让标准守护产业发展,为打造看得见、管得住、跑得通、能变现的低空生态贡献力量。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冠宇在致辞中介绍,中国信通院成立了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围绕深化系统研究、构建技术体系、探索应用场景及推动低空产业落地见实效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信通院将围绕工信部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部署,在产学研用合作,产业创新,低空装备,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加大投入,助力我国低空经济向创新驱动、标准引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中国信通院党委书记李冠宇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李文宇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移动低空智联无人机系统总设计师苏郁表示,发展低空经济,中国移动的战略价值在低空智联网和监管服务领域。为此,中国移动围绕基于面向无人机飞行空域的5G立体移动通信覆盖技术、中移凌云管理运营平台、无人机机载可信网联终端、基于AI的通感一体空中小目标识别技术,构筑以中移凌云平台+5G通信网、感知网、导航网融合的低空智联与监管运营系统,实现对空域合作和非合作目标的管理。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移动低空智联无人机系统总设计师苏郁
联通数科公司首席技术官CTO杨海明表示,安全健康发展已成为2025年低空经济的主旋律,构建覆盖全链条、贯穿全过程的低空安全体系,是推动产业实现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联通正推进“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算力”五位一体的低空智联网建设,为低空安全保驾护航。他还指出,安全至关重要,但不能因噎废食,低空经济发展应坚持“先跑通、再优化”的思路——优先打通理想路径,再通过迭代持续完善。

联通数科公司首席技术官CTO杨海明
中国电信无人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总监吴爱军表示,随着低空经济向网联化通讯、数字化飞行、智能化调度方向发展,通信服务成为关键保障,电信运营商位于低空产业链中游,是保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角色。中国电信通过“云网数智安”能力,构建低空智联网、飞行服务监管平台、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城市低空飞服中心等智能融合基础设施,为上游研发生产制造提供数智化赋能和产业协作聚合,为下游低空运营服务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智化运行保障和场景创新。

中国电信无人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总监吴爱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营销首席专家李常伟认为,当前低空经济处于0-0.1战略推动和0.1-1创新实践的中间阶段,还远没有到 1-N商业规模化阶段。通过对深圳模式和合肥模式的系统分析和梳理,在当前阶段政府需要在顶层设计、资源分配、考核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构建“上三角”驱动模式,带动“下三角”市场主体的创新与发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营销首席专家李常伟
中国铁塔(天津)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边利军表示,中国铁塔发展低空经济具有五大优势:站址资源、平台融合能力、智能计算能力、专业化维护能力、数智化治理能力。基于上述“位置+计算+电力+安全”的资源禀赋和能力优势,中国铁塔打造正飞行设施网、低空智联网、低空服务网,针对性在低空物理基础设施、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低空软件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业务探索和实践。

中国铁塔(天津)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边利军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飞表示,低空经济催生城市低空安全管控需求,非标无人机是低空治理最大威胁。为此,大公博创升级“天眸”全频段无人机管控系统,基于相关干涉仪/空间谱估计/相控阵天线技术,打造了全频段、高性能无线电监测与测向系统,可实现低空飞行无人机的超远距离发现、精准测向以及俯仰角测向。目前已成功为成都大运会、阅兵等数百场重大活动提供了关键安全防护保障。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科学家李新军表示,低空经济的发展目标是规模经济有安全,对于合作目标能自由飞,非法目标要治得了。不过目前的低空监管方案缺乏方略,技术方案上普遍采用以5G-A为基础的通感一体技术,但最多只能600米以下覆盖;管控模式上,主要基于人工空管模式做拓展,无法适应规模化混合飞行管控,可通过通信覆盖分层次和通感融合广覆盖等措施解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教授李新军
智慧尘埃(上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低空事业部总经理卫义仁认为,毫米波通感一体技术凭借其通导监融合能力,正成为实现低空空域精细化管控的核心使能技术。智慧尘埃在采用单站为主、协同为辅的混合感知架构,通过时分复用和稀疏差分波束扫描等方式,以小型天线阵列实现高分辨率感知,显著降低了系统复杂度与成本识别难题,支撑低空空域精细化管控。

智慧尘埃(上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低空事业部总经理卫义仁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闫坤介绍,低空装备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支撑,已形成子系统集成到整机制造的完备产业链。随着低空经济发展走向纵深,低空装备要以需求为核心,向高效、智能、安全、绿色等方向升级,多场景适配能力与性能进一步提升,这一过程中需要技术、装备与产业三个维度共同推进。

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闫坤
中信科移动高级技术专家缪德山表示,低空智联网是立体异构融合架构,涉及5G-A、卫星互联网、A2X通信等,需要在无线传输方面提升通信能力和覆盖广度,在组网和网络方面实现安全、智能、高效运行,还要实现通感、通智、通算、通导等深度融合。对于低空智联网络的标准设计,无线空口和网络接口协议采用5G-A/6G标准,支撑终端和网络设备的规模效应,部分设备指标、监管认证、安全机制等相关标准体系可在3GPP以外的标准组织定义。

中信科移动高级技术专家缪德山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专委会执行秘书长岳强介绍,低空委是响应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要求,推动我国低空产业结构与经济升级,实现我国低空交通与低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专门成立的协会组织。目前,低空委正在积极打造低空供应链体系,全国有多个地区的合作伙伴正在全力推进。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专委会执行秘书长岳强
最新“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本次大会汇聚产业链各方力量,展现了我国低空经济从政策引导、技术攻关到场景落地的系统化推进格局。在标准引领与生态共建的共识下,通过加强产学研用协同与基础设施构建,我国低空经济正加速从战略布局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