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专访
`
2009/9/23 09:07
上海贝尔:从实验室到实质商用 承载业务巨变引发PTN需求
0
0

C114讯 9月23日早间消息(蒋均牧)上海贝尔有线产品投标方案部高级投标方案总监丁浩博士在接受C114通信网采访时表示,上层业务的巨大变化引爆了市场对PTN技术的需求,目前PTN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在中国,速度甚至超出了公司的想象”。

这位战斗在网建第一线的部门负责人还表示,作为首倡者的阿尔卡特朗讯(下称“阿朗”)主导了PTN的标准制定,同时推出了诸如量子矩阵这样的领先技术,为PTN从实验室到实际商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承载业务巨变引发PTN需求

回顾历史,运营商网络所承载的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话音类业务以及部分数据类业务可以通过SDHMSTP得到很好支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多的应用都向IP化分组化转变,亚太地区运营商所经营的业务90%到95%以上都已经是分组业务。由于上层业务的分组化趋势,对于传输技术的需求也有了很大改变。在这一情况下阿朗率先提出了PTN理念。

丁浩告诉C114,其实PTN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原来刚性的传输改造得更适应于弹性的、突发性的业务需求;同时又要维持电路的传输特征,比如路径的确定性、网络的私密性等。“所以实际上PTN是兼容了电传输的特性,同时又适合现在上层业务的分组化趋势。”

基于这样的特点,PTN近期以来发展迅速,已逐渐进入了实质上的商用阶段。据C114了解,在国内PTN主要由中国移动主导,应用于城域网,主要用来做移动回传。特别是浙江移动已完成了PTN试商用部署,并成功将TD-SCDMA业务迁移至该网络。

而上海贝尔的PTN解决方案在山西、江西、吉林等地均有不少现网的应用,但丁浩表示,由于尚在试验阶段不便透露详情。同时不仅仅在中国,在整个亚太区也有许多运营商对PTN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上海贝尔正与这些运营商积极展开接触。

“运营商在部署PTN之前也做了很多试验,包括在实验室测试、外场测试,他们也要验证这些技术确实是可靠的,才能真正部署运行。对我们而言,也希望通过在实验室的测试和现场做规模部署,验证PTN的功能是不是真正能够达到SDH、MSTP所做的那样,是不是真正适应用户的需求。”丁浩称,“现在测试下来,证明PTN是能够做这件事情的,可以像MSTP一样来承载业务。这个技术已经从实验室到可以商用的阶段了。”

PTN还适用于同步及高端商务

除了应用于移动回传外,上海贝尔方面认为PTN还可以适用于取代GPS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以及运营商针对行业市场的高端商务应用。

PTN基于分组传送的机制和对以太网业务的承载方式,使其有能力实现基于IEEE 1588v2的高精度时间同步功能。相比GPS接收系统“看到卫星才能接收时标”的部署不便以及需要代价昂贵的馈线,PTN显得更“物美价廉”。

据上海贝尔估算,通过PTN方式地面来传输时标,成本只有GPS系统加上馈线的4%至6%。为规避安全风险、降低成本,不少运营商已将PTN视为美国GPS时间同步的替代方案。

此外,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后,针对一些高端商务应用也可采用PTN技术。以往政府、银行和证券都更倾向于电路传输、专线传输,而不愿使用共享传输媒介——原因就在于除高QoS以外,这些行业用户希望保证极高的网络私密性、安全性。

“PTN具有电信级的QoS,其动态的分组适应性迎合了网络IP化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它保留了电路交换非常重要的特点,即极高的安全性。不会把管道里的信息泄露出去,外面的信息也不会进入。这些特点使得PTN对各类高端商务应用都具有较好的技术支持。”丁浩表示。

阿朗主导PTN标准进程

虽然PTN已经获得了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青睐,但标准仍有待成熟。据C114了解,此前分组传送网技术主要分为两种——阿朗主导的T-MPLS/MPLS-TP及北电主导的PBT/PBB-TE。因MPLS-TP具有能够与核心网IP/MPLS互通的先天优势,同时PBB-TE受北电衰落影响,MPLS-TP从标准之争中胜出,已成为PTN的主流标准技术。

据丁浩介绍,ITU-T与IETF联合成立了MPLS-TP工作小组,目前该标准绝大部分已经完成,还有一些保护的标准正在制订之中。根据ITU-T和IETF的计划,预计明年中能够完成MPLS-TP的主要标准化工作。他表示,随着MPLS-TP标准的推出,会有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采纳PTN技术。

在其中,阿朗是许多标准的起草者,同时它还是标准制定小组的领导,主导了PTN的标准制定。

在设备领域,阿朗也为实现PTN的更好应用推出了量子矩阵等不少重要技术。简单而言,以往的传输矩阵或为电路交换或为分组交换,即使将两种交换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在物理上仍是两个设备;而通过阿朗独有的量子矩阵技术,能够将传统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在同一个芯片上实现。

“分组的传输不可能一天在一个网上就能完成,传统的电路交换比如SDH、MSTP上还有大量的设备投资,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丁浩表示,“采用了量子矩阵技术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节,既能够变成一个100%的PTN设备进行传输和交换,也能够一定比例实现原来SDH、MSTP所做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承上启下,让整个传送网按照自己的节奏从原来的电路交换模式转向适应分组交换的模式了。”


上海贝尔有线产品投标方案部高级投标方案总监丁浩博士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中国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