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家庭网络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庭方案,而厂商方面更纷纷展出了智能接入、家庭网关等系列方案。FTTH被业界公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主流接入方式,并且已经在全球得到规模部署,而国内的三大运营商更是在近两年大规模部署FTTH网络,中国电信的光网城市战略掀起了全国部署的浪潮,中国联通也在其宽带业务密集地区部署了FTTH的接入方案,中国移动则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接入网,对FTTH的建设模式也非常青睐。2011年成为国内FTTH大规模部署的元年。
中国电信在“宽带中国”战略发布之前已经有1000万的FTTH用户,而2011年则计划新增FTTH用户3000万户,为达成这一目标,各地方电信公司都被分派了一定的FTTH用户指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厂商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电信今年在FTTH的推广力度很大,然而所受阻力依然不小,目前中国电信内部亦在对FTTH的推广部署进行经验总结,而初期给予各地方电信所分配的指标也有所下降。经过大半年的强势推广,整个FTTH产业也开始思考如何走好未来的路。
易被忽视的用户感知
从目前运营商对于FTTH的规模部署情况来看,FTTH的用户感知度不高是运营商所始料不及的。
中国电信多位高层在受访过程中曾指出,运营商需要先铺好路,才能再引入各种业务,基于当下用户对于宽带速率的要求日益提高,提前部署更高速的宽带网络有利于保障未来的用户需求。这对于运营商而言,也可以确保其未来的网络优势。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铺路”阶段就遭到了用户的抵触,同时还面临着其他如物业等部门的阻挠,FTTH的部署并没有预期中的顺利。
随着宽带速率的进一步提高,用户对宽带网络的感知度要求开始上升。首先在于业务类的体验是否符合当前的需求。FTTH目前仍处于对未来网络的提前布局阶段,业务种类仍然单一,对用户吸引度不高,用户不愿支付更高的宽带上网费用。
其次,FTTH的接入模式打破原有的宽带接入格局,ONU直接放置于用户家中,网络布线需要重新规划,已有的管道不能满足布网需求,布设明线、穿孔等施工行为很难让用户接受。
最后,用户的传统观念难以撼动。在这一方面最为明显的就在于用户家中的ONU电费该由哪方承担的问题。FTTH模式将ONU放置于用户家中,需要用户承担电费,否则无法使用网络及座机电话,而以前所使用的座机电话是不需要用户自己供电的,这方面仍需要运营商、用户协商处理。
建设问题需因地制宜
除了用户体验不足以外,运营商在推进FTTH的部署方面也存在较多的挑战。包括网络规划、入户施工、家庭网关及BSS系统等多方面的原因。
太原联通今年也推出了“光速城市”项目,重点推动FTTH的建设。太原联通专家表示,在FTTH的相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设备选型、施工定额标准、家庭网关大规模应用、BSS等方面的问题。
设备选型方面,FTTH建设初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光交箱(内置分光器)、壁挂分线箱(内置分光器)以及光纤分配盒的规格尺寸,建议在设备选型时,进一步增加可选范围,对于供货,出一批设计,供一批货,确保设备真正适合现场环境。
家庭网关方面,按照省公司光速城市的建设原则,城市新建小区规模引入家庭网关或SIP话机,逐步减少传统语音板卡的配置数量。但在试用的过程中存在开通困难、维护职责不清等问题。
BSS系统方面,初期建设的FTTH试点中,工程实施完后资源无法录入97系统,业务开通流程不畅。
联通方面对于FTTH的建设虽然没有全面部署规划,但在各地也在进行系列化的试点性部署,他们在FTTH的部署经验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而电信方面,在FTTH的建设方面遇到的困难,为三大运营商中最突出的,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达到共赢的局面也考验着各地运营商的智慧。
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曾国聪表示,对于广东地区,在FTTH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存在谈点困难和楼内施工困难两大类问题。谈点困难是指需要和开发商(新建楼宇)、物业、住宅用户等多个方面进行协调,往往会碰到较多各种各样的阻拦或者门槛,不利于建设。楼内施工困难主要集中在楼内不让穿墙打洞,不准走明线,或者暗管弯角多,堵塞严重,用户户内布线容易破坏装修,预留的用户家中弱电箱散热差,空间狭小等多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