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光通信
2013/10/18 17:20

总参谋部测绘导航局原局长袁树友:发展北斗导航需要应用引领

人民邮电报  

袁树友介绍了他对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发展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强化管理,需求牵引、技术推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示范引领、协调发展。他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统一协调机制,规范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应用,加强技术攻关。

——统一协调机制。应进一步发挥我国优势,在充分了解美国等国外先进PNT体系建设发展基础上,研究设计适合中国特色的导航定位时频体系。建立高层强效有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国情的协调机制,应尽快筹划国家层面的中国导航定位时频领导小组,统筹卫星导航建设、应用发展,全面负责中国导航定位时频体系建设管理工作。国家要制定一部全面的中国导航定位时频法规,适时以国家颁布白皮书和主席令形式,发布北斗应用方针政策,为中国导航定位时频体系的管理、应用、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指导。我国现在立法工作还很落后,各部门各地区再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统筹规划国家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技产业化,研究决策卫星导航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方针战略,在集中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工作。

——规范产业发展。一是出台产业政策,要在政府层面将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落实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中,坚持政策导向,加大资金投入,聚集优秀人才,全面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快速发展,在行业层面要制定、推行北斗产业的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及统一接口协议,规范北斗终端生产、应用、接入服务等环节,健全产品检测认证机制,完善北斗终端研制生产和销售的准入制度,降低企业准入门槛,采取“宽进严管”措施,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北斗系统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二是合理产业布局,应由政府牵头,实施全国战略布局,规范北斗产业园区建设,组建北斗产业联盟,实现强强联合,形成实力雄厚、发展稳定的“北斗国家队”,通过优惠政策、资金投入、资源整合、聚合人才,形成产学研用一体,不断发展壮大北斗产业。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条件好、产品优、有发展后劲的企业,淘汰不良企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三是健全产业链,现在的产业链要向集成应用、导航软件、检测认证、导航图供应的横向关联模式拓展,以满足需求、扩大应用、开拓行业为主线,实现北斗卫星导航效益最大化。

——引领示范应用。基于位置的服务是人们永恒的需求,一是推动北斗系统与国家经济命脉行业结合应用,各级政府和各个行业应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认真分析查找本行业使用国外系统的安全隐患,出台指导意见,采取“先限后禁、有效兼容、以我为主、安全可靠”的措施,逐渐转向使用北斗系统。二是推动北斗系统与节能减排监测监控结合应用,利用北斗实时短报文与位置报告功能,与移动通信、传感预测结合。加强对重点地区与重点企业排碳、排污监测。三是推动北斗系统与防灾减灾结合,结合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在全国地震、泥石流等灾害高发地区构建实时的测量监测网,构建全国监测预报网络。四是推动北斗系统与大众日常生活结合,构建平安社会已从单纯位置信息向关注提供位置服务转变。要发挥北斗两种体制融合的优势,通过开发增值服务,提供便捷的服务。五是推动北斗系统走向国际应用,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走向国际,参与全球竞争,注定是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首先,国家必须大力扶持国内北斗优秀企业,让其发展壮大,初步具备国际服务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其次,从东南亚地区、周边友好国家开始,逐步推动国际市场布局,宣传北斗应用特色及经济效益,搞好国际应用典型示范,最后逐步向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拓展,推动北斗全球应用,与其他导航系统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技术攻关。一是通过多系统增强建设,不断提升北斗的服务能力,加紧实施北斗二号地基增强、广域增强系统建设。二是改进RDSS载荷设计,研究论证全网星座搭载RDSS载荷方案,逐步实现RDSS大容量、高精度的全球服务。三是要推进卫星导航终端芯片、模块等元器件国产化进程,研制体积小、功耗低、多用途、板卡式用户机,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好的终端服务。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