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光通信
2014/12/17 11:16

光纤筑就信息高速公路:青海省“光纤到户”推进之路

人民邮电报  李增芳

2013年8月,“宽带中国”战略、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先后出台,“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光纤入户”的要求先后两次在国家层面被提出。在此大背景下,青海省通信管理局按照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蓄势待发,积极作为,全省光纤到户工程稳步推进。全省FTTH覆盖家庭用户由2012年的36万户提高到59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由2012年的50万户提高到55万户。

要想富 先修“路”

从上世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这句标语刷遍了田间地头。这个由山区农民率先喊出的朴素口号,很快流行全国,至今热度不减。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修好路”的理念对信息通信业的发展仍然适用,只是“柏油路”变成了“光纤路”。

传统的宽带载体是电缆,速度可达每秒10兆。相比电缆,光纤要“高大上”许多,速度达到每秒100兆。这根如头发丝般细的光纤,可使24亿人同时通话,除了通话,其承载的功能更多,意义更大。

打个比方,我们生活中的网上购物、在线医疗、看电视、在线课堂等等,好比是一辆辆名牌跑车,无论这些跑车的引擎多好,速度多快,如果没有一条平坦的高速公路,它们也只能成为摆设。“光纤路”就是这些信息的高速公路。

修路不易,修好路更难。在青海,通信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开拓着这条信息高速公路。

千里之行 政策当先

2011年,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组织制订《玉树州驻地网建设规范》并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协调省住建厅、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11月正式发布实施《青海省驻地网通信设施建设规范》,青海省成为出台同类规范地方强标较早的省份之一。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此规范作为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的国家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部分标准条款高于2013年4月正式实施的光纤到户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这为青海省实施宽带青海专项行动、开展光纤到户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为使标准落地,真正有效地在全省执行,2013年上半年,在工信部通信发展司指导下,青海省通信管理局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转发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通知》,在全省正式按标准实施光纤到户工程。

《通知》要求自2013年4月1日起,省内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等建筑群的驻地网通信设施建设必须采取以光纤入户方式并纳入建设工程的统一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步竣工验收,以满足用户对不同电信运营商的自由选择权以及电信运营商平等接入的要求。

《通知》明确了电信基础运营商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分工界面,要求各县级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等管理部门要将光纤到户为标志的驻地网通信设施建设作为城区新建住宅项目的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和施工许可的前置必要条件之一,凡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颁发相关许可文件。要将驻地网通信设施建设纳入工程竣工验收的前置必要条件之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组织竣工验收。物业管理单位、各物业管理企业要积极支持新建住宅驻地网通信设施建设和既有住宅光纤到户改造,主动提供便利条件。

精心组织 合力推进

有了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执行的工作就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去贯彻落实。但通信管理局自成立之日起就没有市(州)、县(区)级的机构,落地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多次与省住房和建设厅沟通协调,并深入电信、移动和联通公司调研工作。考虑到各家公司市(州)、县(区)级分支机构基本健全,经过多个方案的比较讨论,最终形成了由省通信管理局成立机构、各家公司派驻工作人员办公的方案。

2013年12月,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再次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设立驻地网通信设施建设联合办公室的通知》文件,设立了以市(州)为单位的通信行业驻地网通信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和以县(区)为单位的通信行业驻地网通信设施建设联合办公室。办公室机构的成立,从根本上解决了光纤到户落地难的问题。

强基固本 加强培训

政策有了,标准实施了,机构成立了,接下来,需要不同角色的人来从各方面推动工作。虽然宽带、光纤的概念已经为人们所了解,但是涉及其中的规范、专业技术等知识领域,很多在光纤到户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却并不十分了解。针对这一情况,2013年和2014年,省通信管理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连续两年联合组织召开了青海省驻地网通信设施建设规范暨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宣贯培训会,参加单位除了通信行业内的电信运营公司外,重点邀请了各市(州)住房和建设部门、城乡规划部门、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等相关单位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累计约500人,学员普遍反映培训及时,内容丰富,对光纤到户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