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
2025/5/28 16:22
时代飞扬马刚:技术+交付双轮驱动 打造数据中心新范式
0
0

C114讯 5月28日消息 随着AI、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快速迭代,国内智算产业迎来跨越式发展,更是催生了新型数据中心建设的热潮,在这场变革中,深耕行业24年,专注于数据中心领域咨询设计、工程建设、运维服务的北京时代飞扬科技有限公司如何布局未来?面对智算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如何更好地践行绿色低碳发展?C114通信网记者带着诸多问题专访了时代飞扬总经理马刚。

“三位一体”服务体系,确保数据中心长期稳定运行

数据中心本质上是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工业级设施,兼具功能性、工艺性、生产性和高耗能等属性。在保障技术先进性与绿色低碳节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马刚在接受专访时指出,数据中心建设从立项到稳定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中,设计、施工、运维的协同至关重要,若各环节独立运作,极易出现技术标准不统一、设计不能完全反映需求、交付与需求不协调、运维与设计脱节等问题。

时代飞扬深耕行业24年,构建了设计团队、交付团队、运维团队“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各团队各司其职,又深度协作。设计团队在充分响应需求的基础上,会将运维经验深度融入前期方案设计;建设团队则基于设计优化施工工艺,形成覆盖 “设计-施工-运维经验反哺”的闭环管理模式。在技术层面,发布了多项关键技术成果;在交付能力上,凭借24年积累的人才资源和管理体系,实现项目快速响应与高质量落地。马刚表示:技术+交付的双轮驱动,正是我们区别于同行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的定制化服务,确保项目快速交付

时代飞扬公司根据客户对算力项目的不同需求,提供灵活的服务模式,涵盖纯设计类、深化设计+施工类、EPC总承包类、施工总承包类、运维托管服务等,确保不同需求的客户都能获得定制化解决方案。针对算力项目高密度特点,设计团队会综合地域气候、绿色低碳政策标准,采用前沿技术方案或几种方案组合,如在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的低碳前沿技术有:间接蒸发冷(AHU)技术、液冷技术、自然冷却技术、氟泵空调技术、热管空调技术等,一个项目可能是其中一项技术为主,或是几种技术的结合,既满足算力需求,又实现绿色节能。

针对项目普遍存在的“快速交付”特点,时代飞扬公司运用BIM技术进行二次设计,快速匹配现场需求;依托成熟的四级计划控制体系、完善的供应链和专业劳动力资源,保障项目高效落地。2024年下半年,时代飞扬同时推进张家口怀来、山西大同、广州增城等4个大型算力中心项目(总规模约120MW),从具备大面积展开施工条件到发电仅用45-50天,意味着不到50天的时间完成了超95%工程量。为保证交付,马刚表示:我们的项目团队通过方案优化、科学精心组织、成本管控、资源精准调配等多环节精细化管理,最终每个项目均交出了令客户满意的答卷。

把握出海时代机遇 开拓东南亚市场

在数字基础设施扩张和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一大批中国企业掀起了“数智”出海浪潮。时代飞扬亦是其中一员,马刚表示,时代飞扬在国内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的政策,聚焦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粤港澳等国家算力枢纽,发挥技术与交付优势,打造绿色低碳的标杆算力项目外,将紧跟时代脉搏,开拓海外市场。目前,马来西亚30MW算力机电工程即将交付,50MW新项目已启动建设;泰国110MW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交付,前期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谈到为什么选择东南亚,作为时代飞扬的海外首站,马刚表示:东南亚市场汇聚了国际算力巨头,市场潜力巨大。但东南亚市场同样存在这各种挑战。比如,算力中心项目同样存在规模大、快速交付的特点,本地市场基础设施薄弱、材料设备资源产能不足、技术型劳动力资源匮乏。面对这一系列挑战,我们高度重视规划性和预见性,做好项目执行计划和风险应对,供应链双轨制:优先本地采购,国内储备关键物资;海、陆、空多元化物流,保障资源快速调配;采取中国与东南亚本地化相结合的策略;国内核心团队带队,结合当地政策与人才,国内技术工人与海外劳工结合;

紧跟技术革命浪潮  建设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数据中心

随着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其能耗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数据中心能耗已占全球总能耗的2%左右,并且仍在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节能低碳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时代飞扬从设计源头入手,在制冷方案、电气系统、设备选型、智能化运营管理、建筑节能等环节,并充分考虑绿电开发利用,深挖每个技术细节和节能潜力,尽可能降低PUE值。例如,在空调系统中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充分利用自然冷却技术和源网合储技术,实现能耗优化。

在智能化运维方面,引入AI技术,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语言处理等手段,实现故障预测、资源动态分配和网络优化。例如,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前预判潜在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智能调配算力资源,提升运营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运维成本,更显著提升了数据中心的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