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2月4日专稿(艾斯) 截至2013年9月,腾讯手机管家用户数也已经超过3亿。与留给大众市场“进入移动安全领域较晚”的印象不同,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高级研究员陆兆华在近日接受C114中国通信网采访时表示,“我们进入移动安全领域的时间与其他厂商相比,相差其实并不大。”
据介绍,PC端与手机端的安全技术是两块不同的技术体系,所以尽管有很多安全厂商在PC端做了很久,但在手机端却不一定能够立即延续此前的优势。因为需要另外建一套体系,所以腾讯相较于竞争对手进入移动安全领域的时间落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事实上,腾讯对移动安全的涉足并不仅止于提供手机安全软件这么小的范畴:从运营商到手机厂商,再到电子市场及安全厂商等产业链每个环节,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加入了腾讯为保护个人隐私而搭建的腾讯手机安全联盟。也就是说,腾讯已经从单纯的手机安全软件提供商演变为基础手机安全服务提供商。
免费承诺下的内部指标
业界普遍认为,腾讯进入移动安全市场相对较晚,而陆兆华则向我们透露,实际上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产品的研发时间已经超过3年,整个集团对移动安全的关注由来已久。
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腾讯做手机安全不为盈利。“手机管家是公司纯投入的战略性产品,集团内部对我们没有收入指标要求,相反,公司给我们的指标是做好产品、做好用户服务。”
目前的手机安全软件和服务都以免费形式存在,一般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能力持续投入,做手机安全都带有一定的盈利目的。而腾讯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有能力向产业链各方开放自己的安全能力、安全技术。也正因此才能从单纯的手机安全软件提供商演变为基础手机安全服务提供商。
据C114了解,目前参与手机安全联盟的运营商和手机厂商超过15家,三星、华为、中兴、小米、联想等手机在出厂前就预装了腾讯手机安全模块,从系统底层实现病毒查杀、权限监控、隐私保护、骚扰拦截等功能。此外,豌豆荚、应用汇等40余家电子市场加入安全联盟,接入手机管家云查杀。
利用差异化做出门槛
当谈及市场上移动安全软件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而腾讯何以脱颖而出时,陆兆华表示:“从今年4月份发布手机管家4.0版本以后,我们已经开始打出比较明显的差异化策略。从整个UI、软件功能点设置以及品牌推广策略(邀请明星代言人)都有了较大的不同。”
为了实现差异化服务,腾讯除了与互联网行业公司联手外,还与产业外围的很多厂商达成了合作。双十一电商大战期间,物流诈骗短信呈现增长趋势。而腾讯已与顺丰、宅急送、易迅等物流与电商公司达成合作,将快递员的手机号码与腾讯的数据库对接联通,快递员打用户手机时,能够直接显示到是哪家快递公司,可谓大大方便了用户鉴别陌生号码的安全性。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3年第三季度手机安全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腾讯手机管家用户主动举报骚扰短信累计超过9.05亿条。而据陆兆华介绍,现在的移动安全威胁主要方面主要集中在扣费、隐私盗取、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下载软件和流氓广告等。其中,针对手机支付的病毒在第三季度呈上升趋势,“伪基站”则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而未来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关注的重点则包括支付、流氓推广、用户隐私和诈骗等多方面。
陆兆华强调:“我们希望站在用户的角度,利用腾讯本身的大数据和行业内的合作关系,做一些门槛出来。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好一款能够保护用户手机和个人信息的安全产品。这不是空话,而是我们本身实实在在就是这样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