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9月22日早间消息(岳明)毫无疑问,传输网已经进入了100G的时代;也毋庸置疑,我们将会在很长时间内驻留在100G时代。
云计算业务的持续增长、新应用特别是视频业务的爆炸式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日益普及,正推动光网络向T比特时代迈进。但传输峰值速率的提升仅仅是将马路拓宽了,更大的带宽、更智能化的管理以及更高效的运维,同样也是产业界关注的话题。
作为光网络的领导性厂商,阿尔卡特朗讯是如何不断推动超高速光网络技术的突破和变革?作为阿朗在国内的旗舰企业,上海贝尔又将如何应对国内100G建设浪潮, 帮助运营商打造一张高速、融合、智能、敏捷的新时代光网络?C114中国通信网编辑对上海贝尔副总裁、光网络能力中心负责人郭中华进行了专访。
业务调度审视:让传输回归本质
对于国内的三家电信运营商而言,100G已经是着手在做的事情。中国移动已经开始大规模的部署,仅仅今年的前后两次采购,就超过了2000块ODU;而中国电信也将于9月底启动更大规模的采购。
作为基础电信网络的“脖子”,传输网的关键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运营商在选择100G组网路线时也会非常谨慎。在100G/100G+这个大带宽的时代,更高的线路速率、更强的芯片处理能力和更大的电交叉容量对OTN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组网策略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切实有效的满足这几方面的需求。
从目前来看,产业界存在两种组网思路,一是将传输与OTN调度能力完全集成,配置超大容量OTN电交叉矩阵,在保证高速传输速率的同时,兼顾灵活性;二是将传输和调度进行分离,采用电交叉矩阵来对小颗粒业务进行调度,而干线上的大部分业务直接通过WDM来进行传输。
“随着业务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大颗粒的业务会越来越多,而且随着400G的引入,业务调度方式也正在被各大运营商重新进行审视。”郭中华表示。“根据现在的运维数据,干线上的大部分业务在传输方向和颗粒度上都是明确的,这时这些大颗粒业务并不需要二次调度,不需要经过电交叉矩阵而直接通过WDM来进行更低成本更高效的传输。”
大容量OTN电交叉矩阵在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烦恼,比如在功耗和后续演进方面。从现网的情况来看,电交叉矩阵容量升级能看到的方向就是升级交换板、背靠背集群和多子架集群。但是,OTN单子架能力还将受制于背板的插槽数量以及单卡处理能力,而且随之而来的系统复杂性、系统安全性、系统功耗以及现有100G设备和网络是否能平滑升级和扩容,也都是运营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郭中华表示,建设超高速100G网络应采用创新思维,“我们提出了‘光电混合’和‘能光不电’相结合的组网策略,即对北京-上海这样的直达且无调度需求的波道直接在波分层面上承载;预留部分业务进入矩阵进行调度,满足快速业务部署的需求。这就像是我国的铁路交通系统,就存在直达高铁也存在着普通列车甚至是绿皮车,不同的工具承载的业务并不相同,而高铁的价值就在于大站快车。”
郭中华指出:“传输的本质是实现更大容量、更长距离、更低功耗、调度更灵活的低成本传输。”
400G技术反哺:加速100G进一步成熟
从全球第一个光通信激光器到全球第一台波分设备,再从全球首推的100G相干光传输技术到全球第一块400G商用传输芯片,阿尔卡特朗讯一直走在光通信的最前沿,引领着光通信的发展方向。
据郭中华介绍,阿尔卡特朗讯目前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部署了超过120个100G商用网络,100G板卡出货量已超出10000块,超过20000套业界首款可实现10G到400G平滑演进的1830 PSS商用平台已被全球超过260家的客户采用。
“丰富的100G组网经验让阿尔卡特朗讯可以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灵活部署。10G到400G的平滑升级能力,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总体拥有成本和固定投资,使用户现有网络的生命周期至少能延长5年以上。”
目前业界已经对400G技术出现了需求,中国移动也将在年底进行400G的首轮测试,在郭中华看来,400G对于100G技术并不是取代,而是自然的技术延续。“在我们看来,100G有着五年的生命周期,而100G技术则有着10年的生命周期,因为从偏正复用和相干接收等关键技术上来看,100G和400G是一脉相承的。”
在去年,阿朗就推出了400G PSE芯片,实现了100G网络容量翻倍,并将网速提升至四倍,使光网络能够支持高达400G的数据传输速率,网络容量提升超过2.6倍达到23T以上,传输距离提升1.5倍达到3000公里以上。大幅提升100G网络系统的性能与经济效益,同时扩展并加速100G商用部署。
“现在,我们用400G的技术来反哺100G,使得网络在性能、功耗和集成度等方面出现了质的提升。”郭中华说。他还举了个非常形象的例子,这就好比给桑塔纳轿车安装了一颗宝马的发动机。不过,郭中华也指出,400G的规模商用依然面临着成本、集成度和传送距离等限制。“但我们也真不好预测400G大规模部署的时间,就像业界对于100G的判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