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2月25日消息(林想)人工智能成为科技领域未来数年的发展主导方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国内智能手机萎缩的大背景下,AI手机或将成为市场的一个转折点。
业界预测,面对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成长力道恐将进一步减缓压力,手机品牌厂持续提升功能但不调涨价格的营销策略,亦开始让手机芯片供应商跟进效法,包括新应用、新功能及新设计势必得不断增加,以满足消费者的创新需求,其中,AI应用将会是重要战区,包括苹果、三星电子、华为、联发科、高通及展讯等均将全面布局抢攻商机。
手机厂商:AI发展要结合具体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手机巨头都纷纷推出了内置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手机。华为发布了全球首颗AI手机芯片麒麟970,苹果也为iPhoneX配备了AI芯片“A11生物神经网络引擎”。
在iPhone 8和iPhone X的发布会上,苹果明确表示其中所使用的A11处理器集成了一个专用于机器学习的硬件——“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6000亿次。这块芯片将能够改进苹果设备在处理需要人工智能的任务时的表现,比如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等。
今年5月,三星为GalaxyS8配备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Bixby”,并开始提供“BixbyVoice”服务。在10月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三星升级了其智能语音平台,推出Bixby2.0版本,而且还向开发者公开软件开发包(SDK)。Bixby2.0将可以用在各种设备上,包括三星的智能电视和智能冰箱。
11月8日,在中国,三星也正式向获得公测资格的三星GalaxyS8/S8+以及GalaxyNote8用户推送了Bixby语音助手,中国用户可以通过中文与Bixby对话实现语音助手功能。Bixby可以使用声音特征来解锁手机、发送短信、查找音乐和图片等。
当谈及AI与手机如何结合的问题上,在上月举行的AI World 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表示,AI的发展要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以及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此,vivo软件研发总经理周围也表示,“AI技术一定要结合消费者进行更多的理解,对消费者的使用场景进行智能判断。”
“在人工智能领域,vivo的策略不是为了人工智去做人工智能,落脚点还是在消费者的需求和产品。我们把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进行排序,排第一位是拍照,拍照的场景有数千个,特别是对逆光拍摄,我们发现随着器件演进,算法的提升,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加入,可以把逆光拍摄的照片做得非常清晰;接下来用户的痛点就是手机的性能需要持续流畅,以及手机的省电和续航能力的提高。我们发现,AI特别适合做这样的训练——在续航上面,人工智能可以省电20%以上。”周围说道。
华为除了发布首颗AI手机芯片麒麟970外,还与百度在AI领域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主要包括三点,首先是在语音、语义、视觉和VR上的自然交互,这是百度为华为手机AI赋能的基础层。第二是基于华为HiAI平台和百度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共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第三是加强在搜索和信息流等领域的合作,它的落点就是在华为终端上可以用到更多的百度内容和服务,比如搜索、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等。可以说合作完成之后,百度拥有的AI能力完全在华为手机上落地了。
芯片厂商AI战:着重强调客户定制
对AI芯片的产业前景,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AI芯片组市场规模将超过122亿美元;而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计算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
IC设计业者指出,面对客户新一代智能手机必须不断差异化的要求,近期全球手机晶片供应商纷将脑筋动到新兴的AI应用设计上,透过主晶片内部的CPU、GPU及DSP运算区块,搭配多元的客制化演算法,让智能手机产品出现全新的使用体验及便利性,借以强化各家手机品牌厂商客户定制化及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高通则表示将加大AI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提升CPU、GPU和DSP性能这三大方面,从而更好的支持AI。
此前,高通正式发布骁龙845处理器。高通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业务总经理Alex Katouzian称,高通没有独立的神经网络引擎单元,而是在通用平台上做内核优化。照其所说,高通从骁龙820就开始AI方面的研究,到骁龙845已经是的第三代了,而且AI计算效能是前一代的三倍。
但在高通看来AI发展变化很快,现阶段硬件话并不是时候。把AI的单元模块内置到芯片上并不是难事,高通之前就可以做。关键还是在软件开发、编程模块的优化。
今年6月,联发科技董事长蔡明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所有电子产品都将从“可连接上网”进化到“具备智能”。“明年上半年联发科将推出两款P系列产品,都会搭载VPU,加强手机在人工智能(AI)、人脸辨识、摄影、VR╱AR等丰富的多媒体应用,也可望导入3D感测功能,以期藉此提升手机芯片市占率。”
展讯通信董事长兼CEO李力游也披露,该公司将在2018年发布自己的AI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该处理器将采用台积电12nm工艺制造,也就是现有16nm工艺的升级版本。联发科就对这种工艺非常看重,直言明年上半年就以它为主。
过去,英特尔一直因其芯片巨头的身份被人所知晓,不过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来临,英特尔也与各行各业合作,在AI设计、AI演进、AI规模化计算、AI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不再错过人工智能芯片,英特尔陆陆续续收购了Altera、Yogitech、Nervana、Movidius、Mobileye等多家公司,拿下了他们的FPGA等多种技术。在硬件方面,英特尔能够提供的AI硬件涵盖了从数据中心的云智能处理器、到FPGA、VPU等的端智能处理器;而软件方面,英特尔的也提供库、框架、平台、应用的AI软组合。
此前,有消息报道英特尔开发了一种自我学习的神经形态芯片——Loihi测试芯片。这款芯片包含目前发布芯片的大部分先进特性,集成了128核+3个低功耗x86核、支持可编程的学习规则、可扩展的神经拟态网络,统括基于FPGA仿真的原型算法验证。Loihi将在年底推出,不过这款芯片只是实验芯片,不会上市销售。同时,英特尔也在10月份宣布将与Facebook共同打造AI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