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17/12/21 13:40
百度+华为=百花齐放 两大巨头携手构建多赢的移动和AI生态
0
0

C114讯 12月21日消息(李明)华为百度今日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在互联网服务和内容生态、人工智能AI)平台和技术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深入合作,共同构建多赢的移动和AI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和全场景终端产业迅速升级,为消费者带来人工智能时代“更懂你、人性化”的智慧生活体验。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工程部总裁王成录、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百度高级副总裁及百度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百度副总裁及AI 技术平台体系(AIG)总负责人王海峰、百度联盟总经理李忠军等共同出席了本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播种未来:华为与百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历经十年的高速发展,手机行业正进入大变革临界点,下一代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智慧手机将诞生。而驱动手机产业升级的则是语音、机器视觉、VR/AR等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和人工智能,手机也将从被动的个人工具变成人类的分身,成为可以主动为消费者服务的日常AI助理。

正是基于这一产业变革点,华为与百度秉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依托双方优势,立足多赢开放的深度战略合作结成联盟,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和全场景终端产业的升级,努力为消费者打造人工智能时代“更懂你、人性化”的智慧生活体验。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未来是智慧设备主动服务于人的时代,华为将依托强大的研发优势,与百度共同推进产业创新和下一代智慧手机的成熟与普及,为全球消费者打造‘更懂你、个性化’的智慧生活体验。”

“百度和华为走到一起应该不令人意外,因为我们两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家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技术基因,都依靠自我研发的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现在,互联网时代正在走入人工智能时代,百度在人工智能的领域耕耘的时间比较长,华为拥有巨大的用户群体,百度和华为走到一起能做到很多过去做不到的东西。”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百度加华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今天我们种下这个种子,相信很快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为目前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华为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积极探索未来智能社会变革方向,在5G、人工智能、AR/VR等领域积极创新。2017年,华为推动手机行业进入智慧手机时代,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处理器麒麟970和搭载人工智能处理器的HUAWEI Mate10系列手机,并积极构建以麒麟芯片为基础的HiAI生态,展示了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初步探索成果。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及最大的中文网站,百度2016年开始将“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作为核心战略。在以人工智能为基础驱动力不断完善现有核心业务的同时,也在通过开放平台与生态系统拓展新兴的AI驱动型业务。百度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夯实移动基础”战略布局成效显著,其中信息流年化收入将达到10亿美元,手机百度用户使用时长增长15%,在国内DAU(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的头部APP中增长率排名第一。

强强联合:携手伙伴共赢AI和智慧时代

签约仪式现场,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和百度联盟总经理李忠军为大家揭开了双方合作内容的“神秘面纱”。

在AI平台和技术合作方面,双方将基于华为HiAI平台和百度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发挥华为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的优势,共建以华为AI开放平台和百度大脑为中心的开放生态,服务广大AI开发者,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和智慧服务体验。

同时,双方将在各类智慧终端开展深度语音和图像合作,促进人机沟通更加便捷,实现“唤醒万物,自如交流”;针对AR场景化创新,双方将以“技术革新+硬件落地”的“软硬结合”形式共同打造行业领先的AR生态,为广大用户打通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在互联网服务和内容生态合作方面,双方将加强在搜索和信息流等领域的合作,共同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优质的内容与智能便捷的服务体验。

如今,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形成带动各行各业产业升级的“AI势能”。而此次华为与百度的深度战略合作不仅将为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落地探寻更多可能,更将共同建立良好且可持续的移动和AI生态,将移动互联网推入智慧互联网时代。让科技更懂用户,更好地服务于人,引领世界范围内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革新与飞跃。

事实上,在AI领域,除了与技术实力强劲的百度强强联手之外,华为还将与科大讯飞、微软等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全方位立体化打造华为AI技术生态。在合作伙伴方面,华为推出HiAI移动计算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完善的多应用模式和机器学习框架的支持;对于开发者,华为设立了10亿基金来激励开发者创新,共同构成华为全联接生态“朋友圈”,推动智慧时代到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