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7/11 17:03
领跑全球!数字化动车段“藏”着这些新质生产力
0
0

中国高铁领跑世界,高铁成就让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流光溢彩,钢铁之路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跨越山海。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2万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8万公里,复兴号开行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与此同时,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铁路专用线44条、物流基地12个。并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连续8年实现增长,日均装车首次突破18万车大关。

图片 1.png

中国高铁以点带面,高铁网越织越密,从北国冰雪到热带岛屿,从西北沙漠到崇山峻岭,中国铁路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它高效串联起城乡版图,畅通人流、物流双循环,以四通八达的路网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动车段,是高铁列车的“检修站”,高效率检修保障了繁忙高铁线上动车组的“快速周转”。华为帮助目前全球库线规模第一的,运用车间配置16线2列位动车组检修库,向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动车段进发。并计划从2023年到2025年,初步完成数字化转型建设,实现100%的运维数据可追溯,80%的生产过程全要素可控,贯穿全业务流程,高级修产能提升100%,一体化生产效率提升15%。

引领力 AI加速行业智能化

在中国西南地区绵延12760公里的钢轨上,百万群山的川渝黔大地。从“双脚丈量”跨入“高速时代”,随着动车组配属及运维工作量不断攀升,风险防范、质量管控、生产效能、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问题在动车段日益凸显,在设施无法扩容情况下,想要三年时间实现检修任务翻倍。就需要向数字化、智能化要生产力,并通过ICT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驱动行业智能化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跨越式发展。

先行力 建设一流数字化动车段

数字化动车段建设团队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首先,顶层架构是基础。动车段基于过往信息化经验,率先确立 “1+6+N+1” 数字化架构。以大数据平台构建“1”个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数据汇集、整合及贯通,打破数据孤岛,建立数据资产;通过华为数字化作业平台ISDP贯穿“6”大业务域,支撑“N”个子业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各项业务执行及管理;以三维可视化平台打造“1”个前端,模拟生产管理全过程,实现数字孪生。其次,平台建设是核心。区别于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动车段搭建了智能、专业、可扩展的数字化平台——“动车段数智底座”,实现业务驱动、数据驱动的建设模式转变。并总结出了“数智底座”需要具备的云化基础设施能力、零代码/低代码的应用开发能力、作业数字化支撑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AI能力、数字孪生6大核心能力:

● 云化基础设施能力:能够按需扩展资源,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并支持广泛的服务和工具部署,满足各种业务需求;

● 零代码/低代码的应用开发能力:面对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引入华为数字化作业平台ISDP(Integrated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 是面向生产类场景的低代码/零代码开发平台,提供一站式全场景可视化、托拉拽的开发模式,新业务上线时间由2个月缩短至1周,开发成本降低70%以上;

● 作业数字化支撑能力:传统动车检修作业大量依赖人工和纸质化管理,通过华为数字化作业平台ISDP,把检修计划、执行过程与物料体系关联,实现工单管理、资源管理、生产资料管理、实施计划管理及项目管理的多体系协同,实现多端采集、有序可视的作业管理,减少90%人工纸质作业;

● 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全面数据治理,构建全业务系统分层分级的数据管理治理体系和一站式管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数据分析模型、挖掘数据价值,为各个业务应用程序带来更多的智能化能力使能数据良性循环,促进业务提升;

● AI能力:使用APS智能排产算法一键智能生成检修的日、月、列计划以及涉及资源的股道排布使用计划、周转件使用计划,实现了计划的全局最优统筹并自动调派到班组,排产效率提升70%,检修效率提升30%;

数字孪生能力:通过三维建模实现物理实体对象与数字世界模型对象之间的全面映射,模拟动车段生产管理全过程,实现可视化分析与决策支持。

图片 2.png

向新力 数字化作业实现提质增效

当前,数字化动车段建设如火如荼、发展不断提速,新旧动能转换已在“动车段建设元年”迅疾起势:当前技术管理已100%实现线上承载,高级修基本实现数字计划作业,自动派工提升计划排产效率70%,解决经验传承难的问题。

并利用AI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资源配置使得检修效率提升30%。基于大数据和数字化作业的能力,调整物资采购高低线值,提升物料周转率30%,减少无效库存。

通过挖掘不合格检测对象分布规律,故障根因定位天级下降到分钟级,提升关键部件检修效率15%。并以技术结构化作业为核心、以AI算法引擎为工具,实现 “计划生成、任务下发、物料配送、工步指引、质量卡控、记录形成”等全流程、全要素的管理,指导现场严格按标作业,保障安全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约30%。

图片 3.png

如今,数字化动车段正乘着数字化的“东风”,逐步实现运输生产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一列列钢铁巨龙,也因数字化奔向大江南北,让高质量发展的画卷熠熠生辉。

C114中国通信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汪先生)。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