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8/6/20 22:53

关于“腾讯王卡”模式的几点思考

故事书  顾嘉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腾讯王卡,或许正在成为过去时》。

文中提到:2018年上半年,以腾讯王卡为代表的各种互联网定向“不限量”套餐,获取了大量用户。中国移动在联通电信的双重夹击下,流量份额与用户份额严重不匹配。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通过扩大各种王卡、宝卡的用户规模,不但实现了用户规模的增长,而且还提升了用户DOU,并据此获得了较大的流量份额。

但从行业角度来看,这场“互联网+运营商”的联合创新,带给通信行业的影响恐怕比预想的还要更加深远一些。

在去年腾讯宣布和联通推出“腾讯王卡”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从“腾讯王卡”看运营商创新》,阐述过一个观点——

“运营商缺乏产品创新意识,只能通过不断降价来增强产品和服务竞争力,行业竞争最终将会被推向低价竞争的深渊。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运营商的创新往往是以竞争为导向的,而非客户。”

今天看来,这个观点正在变成现实。

今年以来,三家运营商不断推出各种“不限流量”的资费套餐,业务资费可谓“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让人略感尴尬的是,尽管推出了容量很难“溢出”的流量套餐,依然因为客户投诉被工信部点名批评,要求在宣传方面进行整改。

运营商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是真苦。业务量上去了,业务价值却是断崖式的下滑,最后连个好口碑都没捞上,可谓“损了夫人折了兵”。事实上,全国通信行业都在遭遇“增长困境”,在国家不断要求“提速降费”的政策环境下,运营商的境遇着实让人担忧。

在这个背景下,我觉得是时候对“腾讯王卡”们做些反思了。

1. “低效经营+过度竞争”,运营商面临的市场环境到底有多恶劣?

2017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4.2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102.5部/百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移动普及率首次突破100%,也在某种程度上宣告着通信业的人口红利恐怕要到顶了。

在这种超高的移动普及率下,运营商还在不知疲倦地争夺新增用户市场。在“保收入还是保市场”的难题前,在KPI考核导向下,明智的做法是先保市场,因为大家心知肚明,市场没了、客户少了,收入就更不知道去哪里找了。

于是,运营商不得不通过释放价格弹性来换取相应的市场空间,唯一区别仅仅在于是谁先动手、动多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不同运营商之间“倒换”客户,耗费了大量营销资源,经营效率低下,同时还造成了业务贬值。

还是以数据说话,2017年1-11月移动电话用户净增8827万户,但是如果将1-11月每月净增数总和相加,这个数字是17169万户。也就是说,这1.7亿净增用户中,最终只有一半是有效用户,其余的用户不过是三家运营商之间跳来跳去而已。

我印象中,若干年前运营商就开始分析“新增净增比”,“大进大出”的市场发展状况不健康且不可持续,渠道酬金和终端补贴成本都是刚性管控的情况下尚且如此,这种竞争环境该是有多恶劣。

2. “互联网+运营商”,真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或许正是看中了运营商发展用户市场的内在需求,腾讯等一众互联网公司化身“白衣使者”前来拯救困境中的运营商。

运营商手上的好牌虽说不多但也很吸引人,其中一张王牌是全面覆盖、优质可靠的通信网络,另一张则是数量庞大、价值极高的客户群。互联网公司擅长的则是产品和服务。

“管道+内容”,看上去像是“天作之合”,尤其是对于相对处于弱势的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的分销能力和产品粘性对于吸引新用户入网必然有极高的价值。

刚开始效果确实非常明显,电信、联通利用各种互联网渠道做得风生水起,快速积攒了大量用户,其中有不少还是消费潜力较大的年轻用户。竞争对手的快速增长让领先者压力倍增,没过多久中国移动也加入战斗,很快就演变成今天到处都是的“不限量缠斗”。

事实上,合作的出发点是好的,刚开始的合作成效应该说也是显著的。可是时间一久,问题开始暴露。由于运营商推出不限流量套餐,用户需求迅速被激发,市场快速扩张。然而,网络能力的扩容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了。曾经习惯在家庭、机场、医院等区域使用WiFi的习惯渐渐被遗忘了,更多的网络承载压力都集中在了4G网络上,一切对网络时延要求较高的游戏等应用场景下,客户体验出现了问题。

更加现实的困境是,流量本来是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却在过去几年的过度竞争中屡屡受挫。尽管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已经是第一主力(2017年的收入占比达到43.5%),但增长势头却开始显露疲态。与此同时,话音、短彩信等业务继续呈现大幅萎缩态势,这一增一减算下来的总体收入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3. 关于“大小王卡模式”的深层反思

这是互联网公司利用运营商管道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的有益探索。站在互联网公司的角度来看,借助运营商的网络实现低成本的连接固然很好,然而更具吸引力的是打造差异化的用户体验:用不同的内容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体验。按照波特的竞争战略来看,也不失为一种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其实对于运营商来说,这也是开展流量经营的一种方法,只不过运营商把主动权交给了互联网公司。这当中比较致命的一点就是本来可以直接连接用户,现在中间多了一个互联网公司的角色。这就相当于把自己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用户直接转到了互联网公司。

对于本来就不擅长“用户运营”的运营商来说,相当于直接放弃了修炼技能的机会。因此带来的组织架构、人员能力、商业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能会被过度“简化”,后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多说一句,联通和腾讯合作的大小王卡和此前的“混改”有一定联系,但在我看来,“混改”仍然不能脱离商业本质看问题,其核心仍然是优化资源配置,说得露骨一点就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换。然而,有些利益不能只看当下,还需要看得远一些。

当下的过度竞争也是同理,站在更高的格局上看,把原来需要“固本培元”的资金统统耗散在低效、低质的同质化竞争中,就是对行业的再次伤害。

一次伤害来自哪里,你猜?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