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可靠性措施并没有考虑使系统性能增强的因素,比如:两个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 域,其信号电平分别高于-90 dBm(室外)。可靠性是时间和位置的概率函数,指可达到的信号电平值高于规定门限值的概率。在基站链路预算中,上行和下行链路都考虑了12dB 的裕度(面积覆盖率为 95%时,要求天线输入灵敏度由-102dBm 升至-90dBm)。此外,还考虑了 3dB 裕度,主要是为了降低干扰对列控系统应用的影响。这一裕度也正好抵消 2 瓦手持终端的人体损耗,因为当调度和维护人员只使用语音时,干扰被充分抑制,2 瓦手持终端人体损耗的理论分析值为3dB。用户设备的最大灵敏度要高于计算值,在实际中这有助于形成更好的覆盖,从而系统性能也要比本规划考虑的性能更佳。
铁路沿线的所有基站都采用分集。对这种铁路的覆盖试验表明:这样的系统在上行传输路径上至少可以将性能提高 2~3dB,在多径严重的环境下会更高一些。在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下,这一结果甚至会更高,然而,这个附加增益不能考虑到链路预算中。由于在上行链路方向上考虑了更大的链路裕度,所以在下行链路路径上采用分集改善传播性能。根据 GSM 5.05 建议值,设定用户设备的输入灵敏度。实际中,用户设备(2W 手持终端和 8W 使用车顶天线的固定设备)有更高的灵敏度,从而增加下行链路路径,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当然,满足双向通信所允许的路径损耗取决于上、下链路中信号较弱的一方,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信号较强的链路和信号较弱的链路相匹配。因此,有必要对上、下行链路的预算进行平衡,这样使得两链路损耗趋于相等。
3 系统方案
3.1 核心网
按照《铁路GSM-R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技术规划》,北京核心网节点分别为三个汇接移动交换中心(TMSC)、两个业务控制点/业务管理点/系统管理应用程序(SCP/SMP/SMAP)节点、以及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骨干网三个大区之一。其它节点按规划接入北京节点,构成整体网络。系统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方案图
(1)移动交换网络
北京核心网节点交换机不仅为本地提供移动交换中心/访问位置寄存器/组呼寄存器(MSC/VLR/GCR)的功能,还集成了全国网的信令转接点/汇接移动交换中心(STP/TMSC)的功能,容量为61000用户。
设置1套容量为70万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设备。HLR做为主要数据库,用于存储已注册用户的重要数据。本工程 HLRi 采用集簇结构设计,一旦集簇中的一个节点出现故障,系统将会在不降低性能的情况下重新整合内存。并使用 Sun Solaris 操作系统,保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设置1套(确认中心)AC设备 。AC装备大量的安全模块,存储认证码和算法,用于GSM-R 用户创建认证参数。在允许用户访问 PLMN 之前,要为每个 GSM-R 用户在 AC 中创建许多认证参数。VLR 用认证参数来进行认证检查,以确定 GSM-R 用户是否有权访问 GSM-R 网络和建立呼叫。
设置1套短消息中心(SMSC),容量为40万BHSM。实现短消息的接收、存储、转发和短消息状态报告等功能。
(2)智能网
设置1套业务控制点(SCP);与MSC同址设置1套业务交换点(SSP);设置1套智能网网管系统;SSP设备由GSM-R网管系统进行管理。北京核心网平台计划支持10万用户。如果需要实现70万容量的地理冗余功能,北京核心网平台需要扩容至支持7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