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媒体大全 - 通讯世界 - 媒体精选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NFC手机支付:明天在哪里?

http://www.c114.net ( 2009/1/20 15:56 )

美国

美国对NFC手机支付的热情并不是特别高,不过也开始了尝试,已经在8万多个商户中安装了超过40万台NFC读卡器。而Visa和MarsterCard两大卡组织统一了非接触式支付的标准(PayPass)。

中国

在中国,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手机支付的雏形状态。手机支付虽已不是新鲜概念,不过融合了NFC以及互动要素的支付形态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是蜻蜓点水式的试点。而且,由于产业链尚缺乏明确的主导者,相关的标准的跟进更无从谈起,终端厂商以及商家多处于观望状态。

困扰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主导权的归属不明确——银行(银联)还是移动运营商?二是,行业缺乏相关标准,这为日后整个产业链的反战埋下了隐患;三是,安全层面存在风险

谁的地盘?

实现手机NFC支付功能的实际上是一张集成的卡片,谁控制了该卡片,谁便会有更大的发言权。对此,运营商和银行(或者银联等机构)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内心独白——运营商:要实现NFC卡同SIM卡捆绑,用户和应用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过硬。在牢牢掌握控制力的基础上,通过移动网络推送各种增值业务,在与用户的互动过程中把钱装进自己口袋中。

内心独白——银行:NFC卡同SIM卡分离,在手机内植入单独的NFC模块,运营商的作用就是一通信管道。

我们知道,在日本或者欧洲,两家之间的对立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来解决——成了一家人,也就没什么可争的了。例如,DoCoMo先后收购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和瑞穗银行,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发卡机构。不过这在中国却是“不可能的任务”——国家政策已经对此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那么,谁应该为这个产业负责?或许还得从长计议。

任何市场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NFC手机支付也是如此。调查显示,短期之内,多数消费者仅能接受小额支付,也就是说市场有待逐步培养。而在小额支付领域,金融机构所需付出的成本和微小的收益不成正比,在最初是缺乏推动市场发展方面的动力的。从这个层面上看,如果把希望寄托在银行之上,NFC会长久地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在最初,由移动运营商主导是顺理成章的。另一方面,移动运营商凭借其在移动网络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也将有利于巩固其地位;与此同时,移动运营商还能够在此基础之上提供多元附加服务,最大限度的进行产业的深层次拓展。

易观国际的分析师邓中元认为,在小额手机支付业务市场,用户对安全性要求较低,在没有金融机构参与的情况下,运营商也能应付自如;而且,“银行根本没办法跟运营商去争,本身通过手机话费的小额支付服务,比如公交卡、小额度的商品购买等等,运营商是可以直接做的,不需要去打通什么限制,只要基于硬件设备配备到位就可以了。”
不过,邓中元同时认为,“如果是大额支付,比如完成信用卡支付、pos机刷卡支付等服务的话,运营商本身并没有权利提供这种服务,这是银行专属的。吸引用户存款和提供银行卡的支付服务,在目前的国家管制政策下,只有银行才能做。”

在大额支付领域,两者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运营商提供技术设备,银行提供资金流转渠道。这种状况很类似于手机电视IPTV,在政策限制不取消的情况下,银行还是占据优势的。”

长远而言,二者是合作关系,具体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将是核心问题。

 第三方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成立一家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一则可以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二则可以更有效地管理NFC的客户数据库;三则可以以一种更为中立的姿态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等等。GSM协会的白皮书指出,可信的第三方服务(TTP空中发卡服务)是NFC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家标准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是这样的:该公司被用户所信任,能够与多家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得到移动通信公司和银行、银联公司的支持。

事实上,早在2003年8月,中国移动就和中国银联合资成立了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化的手机支付服务商,为中国移动用户提供“手机钱包”和“银信通”服务,为广大商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渠道,扩大中国的银行卡使用环境。不过,由于金融和电信双方存在竞争关系,两家的合作并没有完全敞开。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第三方手机支付业务商不可能在手机支付业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一些对中立性要求较高的特定细分市场则具有一定发展空间,如公共交通和公共事业缴费领域。

标准

标准的缺失也是我国NFC手机支付发展的一大障碍。一方面,如果没有统一的NFC软硬件协议,参与厂商都以自己的法则行事,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缺乏标准的情况下,多数厂商也不会冒然行事,以免白费力气,而这直接导致产业链上的多数厂商将继续观望,从而延误了时机。

可喜的是,最近GSMA在澳门举行的移动通信亚洲大会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宣布全力支持ETSI通过的SWP标准,作为SIM卡及NFC芯片之间的界面。首批支持SWP标准的NFC手机,预计在2009年中问世,消费者可以快速且安全地在商店、餐厅及火车站购买商品或服务。GSMA也发起了Pay-Buy-Mobile计划,全球45家电信运营商参与,包括AT&T、Orange、Vodafone、SoftbankMobile及中国移动在内。

相信伴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NFC标准的制定行列,NFC手机支付产业将被逐步激活。

安全

产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来自于市场,对于NFC手机支付而言,消费者的认同最为关键。目前,多数消费者之所以仅能够接受小额支付的原因在于对支付安全存在疑虑,所以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市场才能活跃起来。可喜的是,安全厂商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比如指纹识别等技术已经在日韩等国家使用,为安全保驾护航。

远程支付与NFC近场支付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手机支付的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壮大,不过这一切,都需建立在就应用本身而言,通过手机进行的远程手机支付和NFC支付会在未来逐渐融合,二者互相支持构建完美移动生活。例如,对于移动订票服务就是一项远程手机支付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完成票的购买以及下载,并不用非要通过NFC终端“刷”手机。不过,在检票环节上,就可以通过NFC支付来实现。而对于市场,各大调研机构也给出了乐观的预期。

易观国际报告预测,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9.74亿元,接近20亿人民币;同时这一市场也将迅速发展,易观预测,从2006年~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4%,用户规模也将在2009年达到8250万人,从2006年~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24%。

NFC论坛总结了助力NFC产业成功的几大关键词:

合作

不仅仅是利益共享,还包括风险共担;

品牌

不能让品牌跟随卡的集成而消失,应该在用户界面上有所显示,比如放置链接或者logo;

互信

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互利

不仅仅是主要参与方——银行、运营商从中获利,消费者以及支持NFC消费的商家也能够从中得到好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NFC手机支付必须做到如下几点:快捷、安全、无障碍;

标准

加紧标准制定是保证NFC手机支付产业良性运作的前提。 

作者:许翠苹   来源:通讯世界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