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低空
`
2025/11/13 14:23
深圳:2025年上半年,深圳民用无人机产量达275万架,同比增长59%
0
0

C114讯 11月13日消息(兰茜)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深圳民用无人机产量达275万架,同比增长59%。

从生产端看,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增加值213.77亿元,增长26.4%;今年前三季度,增加值253.91亿元,增长30.4%。2024年无人机产值1070亿元,增长12%。2025年上半年,深圳民用无人机产量达275万架,同比增长59%。

从运营端看,深圳累计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306条,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1058个,建成5G-A通信基站8791座。2024年实现无人机物流配送77.6万架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无人机物流配送63万架次,同比增长42.8%。2024年,载人飞行2.8万架次(通航),全国第一。

在标准立项方面,深圳组建全国首家城市级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低空经济领域标准框架体系指南1.0》,主导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超30项。

此外,报告提出探索开展融合飞行试点、推进“低空大脑”上线两点建议。

|建议一:探索开展融合飞行试点

空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当前,深圳正精细化推进空域划设,编制《深圳市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划设指南》,飞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有限的空域资源与迅速增长的低空飞行需求如何平衡?

报告提出,以更大力度推进空域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军地民协同管理机制,有效有序释放空域资源。探索开展融合飞行试点,选择合适区域建立低空融合飞行试验区,科学划分多层次、多时段复用的空域与航路,实现空域资源的安全管理、动态分配和灵活调度。同时,通过试点积累融合飞行数据,编制一批融合飞行的标准和规范,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融合飞行规则,为全国融合飞行提供深圳的先行示范经验。

从外卖“飞起来”到无人机表演,近年来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报告在对此给予肯定的同时,建议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引导企业在城市空中交通、高端物流等高附加值领域开拓应用,形成可持续的商业化模式。支持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拓展无人机物流航线,推动末端配送、跨城运输等应用逐步落地,形成“城市圈低空快运网络”。积极推进无人机跨境飞行试点,释放跨境应用场景的市场潜力。

|建议二:尽快推进“低空大脑”上线

低空经济要“高飞”,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保障。当前,深圳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1058个,建成5G-A通信基站8791座。报告建议,明确不同类型起降设施及配套建设的相应标准、用地规范、审批流程和审批主体,形成“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操作规范。通过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指引,为企业提供清晰路径,推动低空基础设施在更多场景中快速复制推广。

当前,深圳正在稳步推进被称为“低空大脑”的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建设。该系统已接入深圳市全市域时空信息平台(CIM)及三大运营商通感基站数据,初步具备在数字孪生场景中监视特定区域内目标飞行物能力。报告建议推进SILAS上线,并将其与在建或已建平台统一整合,形成全市统一的数字底座和应用接口,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一网统管”,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中国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