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无线通信
2007/7/4 11:28

吴方:编织中国无线网状网梦想

新浪科技  

2007年4月18日,阿德利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Azalea Network)在京推出了其高端产品——MSR4000无线路由器,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无线路由技术和多载频技术的完美融合,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阿德利亚科技是唯一一个在国内设立了研发中心的无线网状网厂商,同时也是软银在全球唯一投资的无线网状网公司。吴方,阿德利亚科技的合作创办者,现任公司CEO,在工程管理领域有超过17年的工作经验,拥有30项专利,其中7项获得授权。吴方在清华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在UCSB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记者:阿德利亚科技是吴总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吗?

吴方:阿德利亚科技并不是我创办的第一家公司。我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叫V-Bits,后来被Cisco在1999年收购。我随后进入Cisco公司工作了较长时间。

创办V-Bits的时候,可说是白手起家,条件很艰苦。一个人从产品研制到市场开发要做很多事情。后来,我慢慢把公司发展壮大,因为产品的领先性被Cisco看中,所以就被收购了。

但是,阿德利亚科技是我在祖国创办的第一家公司,也是我倾注了很大热情,并且为之自豪的公司。阿德利亚集中了全球无线网状网方面的技术精英,产品已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一些大公司也指定我们作为无线网状网方面的唯一OEM合作者。

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人完全有能力领先下一代的无线网络技术,并最终拥有自己的产业力量。

记者:第二次创业为什么会选择无线网状网这个领域?

吴方:之所以会选择无线网状网这个领域,最主要还是因为在这个领域中有着巨大的机会。现在的市场空间和技术潮流,已经说明了发展无线网状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而且,阿德利亚在无线网状网方面也有相当的技术实力。迄今为止,在世界上较早从事无线网状网研究并取得实际成就的科学家中,有多位都与阿德利亚拥有持续至今的密切技术合作关系。

从市场现状来说。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从有线转变到无线也已经是大势所趋。

全球范围内的无线城市建设热潮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许多国际性的大都市或地区,例如旧金山、费城、新加坡、台北,都把建设无线城市当作一件大事。这些城市把建设无线城市定位在"刺激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安全水平"、"保持城市发展竞争力"、"为市民提供信息化福利"、"投资市民的未来"等方面。我个人觉得,概括起来就是如何为城市打造面向未来的信息化竞争力。根据最近的报道,全球大概有400个城市已经启动了自己的"无线城市"计划。而其中最主要、相对发达的城市,都选用无线网状网技术来建设无线城市。新增无线城市的项目中,无线网状网的应用比例正迅速提高。现在谈无线城市,基本上就离不开谈无线网状网。

阿德利亚的无线网状网能够让建设无线城市的工作变得简单、高效。现在国内也开始有无线城市这个趋势,我们认为这里有市场。我们也积极、切实地参与到了一些实际项目中去。

另外从趋势来看,信息化应用越来越重视移动化,有"随时随地随需"的趋势。对信息的需求也呈现于大量化的特征。

国外有个说法,叫"Mobility is efficiency",也有讲"Mobility is productivity"和"Mobility is profitability"的。大概的意思是讲,移动化就是效率,就是生产力,就是盈利能力。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点明了下一代信息化的发展主题——就如联合国信息社会全球峰会所说——要建设信息社会,让信息唾手可得,让信息变得无处不在。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有良好的移动化。稳定、方便、高带宽的移动化,应该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主题之一。

一个明显的例子,那就是现在国内的移动电话用户无论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增长幅度上,都明显超过了固话用户。从经济分析上说,在不久前,买一个手机和用手机打电话的费用都明显高于固定电话机和固定通话费用。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更愿意用手机呢?以至于到了现在,很多人觉得可以没有固定电话,但不能没有手机。这就是信息需求移动化,信息化应用移动化的一个例证。现在,人们又逐渐不满足于只是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了。

不只是个人,政府、企业也对信息化应用的移动化提出了要求。

要满足这些需求,要让信息变得无处不在、唾手可得,必须使用成熟而且较好的技术。有线技术并不擅长解决用户在移动化应用上的要求。让一条光纤或者电话线跟着用户到处跑显然是没办法想象的。有线技术在将来更可能主要是发挥自己在带宽上的特性,担任网络骨干线路的角色。而无线技术,则是满足信息化应用发展趋势的明确方向。

记者:在全球范围内,无线网状网的应用处于什么一个水平?您如何看待国内的无线网状网市场容量?可否预计市场的爆发期?

吴方:在全球范围内,无线网状网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其标志是:以旧金山、费城、新加坡、台北等国际性大都市或区域指定采用无线网状网技术建设自己的无线城市。在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新加坡。当地打算用无线网状网技术把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无线的智能化国家".在国内,以北京、上海、天津为代表的城市,正在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建设无线城市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也有实际的动作。

由于无线城市正逐步成为现代城市面向未来,提升信息化水平、保持发展竞争力的一种关键手段,很多国际性大都市也确实在这样做,并且一些城市确实获得了无线城市的信息化好处,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的很多城市都会有这方面的考虑,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项目建起来后。仅从这个方面来看,无线网状网的市场容量就会很大。

如果再算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市场,无线网状网市场的容量会更大。据保守估计,这个市场会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冲破10亿大关。

就国内的独特情况来看,无线网状网市场的爆发期不会跟国外一直,准确地预测是很难的。但在2008年里,应该会有第一个概念爆发期。市场爆发期应该在2009年。如果WiMax的成熟化程度加快,比如频率划分的问题得到解决,应该还会在届时有一个无线网状网与WiMax相互组合进入市场的爆发期。

记者:作为唯一一个在国内设立了研发中心的无线网状网厂商,阿德利亚目前拥有哪些专利技术?是否实现了技术成果转换?

吴方:阿德利亚在无线网状网核心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其中包括路由、射频规划、漫游QoS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是技术最领先的。这些专利是阿德利亚的在华研究中心、在美研究中心,以及长期以来共同合作的科学家的结晶。这里我重点谈一下路由和漫游。

路由是一切无线网状网技术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其他技术发挥作用所不能脱离的基础,最为直接地关系到整个无线网状网的性能。

在这方面,阿德利亚自主研发的自适应无线路由(Adaptive Wireless Routing Protocol,简称AWR)完全是为了实现无线网状网的独特价值而开发的,并已获得国际电联(ITU)推荐的仿真软件CP2证实:其路由效率比迄今相对较好的几项著名路由算法——AODV、DSR、OLSR、DSDV都要好。AWR在支持无线多跳传输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

我们的AWR路由也能够良好地支持移动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当客户端、基站中的任何一方或者两方都需要移动,并且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时,AWR能敏锐地察觉这种变化,并迅速做出适当的预测,随后自动调整运算参数和运算频率,帮助无线连接保持稳定。

在漫游方面,阿德利亚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我们的无线网状网漫游技术是全球领先的,能够做到跨IP子网漫游,并且不需要WiFi标准的客户端做任何软件、硬件上的改动。这与二层漫游和移动IP(Mobile IP)完全不同。跨IP子网漫游能够让城域级网络中的漫游层次分明、管理方便并且应用连续。

我们的漫游协议也和路由一样比较聪明,不仅能够通过运算做出适当的预测,还具备"自学习"的特性,最终减少了漫游所必需的环节,使得漫游能够迅速完成,保证了应用的稳定、连续。多次实际测试的结果显示,我们漫游技术的切换时延低于50毫秒。这达到了电信级的标准。

今年,阿德利亚还有几项新专利将陆续进入申请程序,其中也包含了涉及WiMax的一些内容。我们的专利技术早已应用在我们的产品中,并根据产品自身的定位有所侧重。

记者:阿德利亚现在都有哪些大的合作伙伴?有没有参加什么大的mesh项目?

吴方:阿德利亚在世界范围内的多个领域都有合作伙伴。其中还有不少合作伙伴最后成为了我们的投资人。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软银(SoftBank)就是我们的投资人,也是我们的业务合作伙伴。我们阿德利亚也是软银在全球唯一投资的一家无线网状网公司。

在内陆,我们与移动、电信、大唐电信等著名公司有合作关系。在台湾省,我们与当地的运营商也有合作。而在国外,我们在俄罗斯、印度、美洲、非洲都有合作伙伴。

正是由于这些合作伙伴的努力,阿德利亚才能切实地参与到一些无线网络的项目中去。比如前段时间提到与北美,Japan,India,Brazil and Africa合作伙伴共同进行数十个无线城市的建设,就是一些比较大的项目。而一些大公司与我们在OEM上也有合作,也牵涉到一些比较大的项目。

在国内,由于发展水平和理念的不同,大的项目,例如无线城市,还需要一定的市场推进。

记者:阿德利亚科技目前在国内哪些领域取得了比较成功的应用?国外市场在公司的市场战略中占据多大比例?

吴方:除了国外的项目,在国内,阿德利亚在城域网、市政网、社区网、校园网、道路监控网、银行网、展览临时用网等方面有比较成功的应用。在客户允许的情况下,前段时间我们对外公布了一些项目。这其中包括:在中央民族大学所建成的、国内首个"室内全无线"校园网,厦门大学校园无线网,北京后海无线网等等。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又会有一批项目可以对外公布,以供大家参考。大家很快就能知道。但现在还不适合讲。

阿德利亚非常注重国内市场,非常注重在国内市场上为用户提供本土化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在国内建立研究中心和技术支持团队,都是为了能更迅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

立足中国市场的同时,阿德利亚在国外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迄今我们已经在国外拥有不少合作伙伴,也设立了一些技术支持机构。

记者:您认为在国内市场,MESH最易于取得突破的是哪些行业?同时,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哪里?如何克服?

吴方:一般来说,无线网状网非常适合用于几种地方。除了无线城市,一种是在布有线不可能或者成本非常高,但又需要用网络的地方。第二种是基站和终端中的任何一方或两方需要移动,网络拓扑必须频繁变化的地方。第三种就是需要铺设大规模的网络,并且希望网络成本低、移动性好的地方。

简言之,从具体行业来讲,除了已经形成趋势的无线城市,类似应急联动、物流这样的行业,都比较容易取得突破。

无线网状网在国内发展的最大阻力,其实还主要是行业理念上的。因为无线网状网的确是一个很新的技术,国内有不少同仁对此还不了解或者比较谨慎。阿德利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推进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

从现在的情况看,业界对无线网状网的关注正不断提高,了解程度也在迅速增加。阿德利亚计划在下一个阶段中进一步强化推进工作,逐步为整个业界带来各个行业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证。

记者:阿德利亚最近新出的金梭4000(MSR4000)和其他mesh产品相比有什么优势?金梭4000是否代表了Mesh产品的进步方向?理想的Mesh应该是怎样的?未来3年中mesh应该有哪些技术特征、技术构成?

吴方:相对于一般的无线网状网产品,我们金梭4000的特色在于提供了更高的无线带宽,让整网的系统容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集成了全球领先的跨IP子网漫游技术。

现在,金梭4000能够提供216Mbps的工作带宽。将来集成多进多出(MIMO)技术后,金梭4000的工作带宽还将更高,带宽升级潜能高达1Gbps,逐步接近"无线光纤"的角色。金梭4000因而非常适合被用于建设无线城市或者其他城域级别的网络。

需要更高的带宽,适应更复杂的环境,具备更稳定的移动支持,满足更多样化的应用,节约更多的整网成本,一直都是市场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发展趋势就是金梭4000的进步方向。

金梭4000是采用了4个无线模块的三层无线网状网路由器,专为大规模的无线网络应用所设计。金梭4000集合了阿德利亚的自适应无线路由(Adaptive Wireless Routing Protocol,AWR)、MOTRIX漫游、射频规划、多载频及服务质量保障(QoS)等多项领先技术。并首次融入了多载频技术,突破了无线多跳传输中带宽衰减的瓶颈,能够实现"无线传输多跳无衰减".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实际的应用,无线网状网在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上,都可说已经是比较理想的无线技术。

随着应用的发展,理想的无线网状网永远有更新的内涵。特别是客户会有自己的标准。

就客户的需求来看,谁的无线带宽更高,覆盖与传输能力更强,路由效率更高,漫游更优秀,抗干扰能力更强,QoS更强大,安全性更高,能同时支持更多不同的业务或应用,整网成本更低,谁就更接近理想的无线网状网。

就现有技术层面,特别是WiFi(802.11)体系来说,在未来数年中,理想的无线网状网应该跨二层和三层的结构,既要进一步强化二层结构的稳定性和高性能,又必须突出三层结构的智能性、灵活性和多业务支持等方面。

在未来,无线网状网的应该是向着4G发展,并作为4G的核心技术的一部分与其它4G系统共存。

记者: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阿德利亚在中国市场的最高目标呢?

吴方:引领中国无线网络市场。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