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和重组给电信业带来的明显变化,是三大运营商以新的能力和竞争环境为依据,相应地调整了原有竞争策略。这能否奏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营商们能否有效应对战略不连续性风险
并购带来的新能力和新资源并非组织能力的自然生长,因而给全业务时代的运营商带来了战略不连续性风险。
所谓战略不连续风险,实质上是围绕企业资源重新配置而展开的新旧格局博弈以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在3G启动期和导入期,应对战略不连续风险是三大运营商需要仔细考量的战略课题。德瑞研究认为,在本轮电信重组中,三大运营商面临截然不同的战略不连续性。
从刚过去的国际通信展可以看到三大电信运营商各自的未来蓝图:新中国移动未来将在TD建设上投入大量资源,以迅速壮大我国的自有标准;新中国电信将在政企市场、家庭市场和个人市场全面协调发展,并配合国家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同时攻占农村市场;新中国联通则以优势业务为突破点,总体上继续采取跟随策略,局部地区发挥网通的资源优势主动出击。这将成为业界今后的看点。
3G和重组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全业务时代的三大运营商以各自全新的发展方向、力量构成和竞争环境为依据,相应地调整了原有竞争策略。虽然调整是大势所趋,但这些策略是否能顺利得以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营商们是否能有效应对战略不连续性风险。
中国移动:自有双网的正和博弈
中国移动在非对称管制的阴影下,已在尽量淡化其GSM网络的强势地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移动的核心优势仍然在其优质的GSM网络,如今资源倾斜于TD,势必影响到战略的连续性。
如何在现有政策气候下发挥GSM和TD的协同效应,实现自有双网的正和博弈,将是中国移动未来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具体来说,中国移动GSM网络和TD网络的关系非常微妙。一方面,TD用户将主要来自中国移动GSM用户的转网,并以此有效降低中移动因GSM网络过于强势而承受的非对称管制压力,可以说是两相益彰;另一方面,TD技术的不成熟和产业链的相对孱弱却影响到中国移动GSM网络的精品形象,且在网建和营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财务资源,隐隐威胁到GSM网络及其业务的长足发展。
全力支持TD产业,大力发展TD用户,是中国移动对政府和股东的承诺,是不可动摇的大前提。因此,中国移动所有的决策都应以尽快提高TD网络质量和促进产业链成熟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策略重点是保障GSM的保值性投入并尽量降低TD对GSM形象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前者主要通过一些财务方面的安排实现,如去年与TD同期350亿元升级GSM网络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后者主要通过制造TD和现有GSM业务的区隔来实现。
从媒体披露的34种3G增值业务来看,TD与GSM的功能性区隔非常微弱,因此通过营销安排实现消费者感知的区隔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国移动的GSM业务主要通过三大客户品牌与消费者发生联系,那么TD呢?
目前的策略是突出TD的技术特性和政治意义,在客户营销中刻意弱化TD与中国移动的联系,更不与三大客户品牌发生关系。虽然三大客户品牌的巨大成功让中国移动很难割舍,但德瑞研究认为,在TD技术完全成熟之前,其品牌归属都将远离现有客户品牌体系,这将是一段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