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视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普及、手机性能的提高以及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手机电视已成为无线应用的新热点,被视为3G时代最有希望的多媒体业务之一。无论是设备制造、终端等上游供应商,对手机电视业务进行集合与营销的中游运营商,还是最终客户,都对随时随地能欣赏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的手机业务充满期待。近年来,手机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手机电视的应用。有关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手机电视市场规模达23亿元,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59亿元。In-Stat也预测,在未来5年内,中国手机电视用户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15%;到2009年底,手机电视用户数量将达到9400万。手机电视作为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蕴藏着丰厚的利润。
统一标准夯实发展基础
一直以来,我国手机电视发展存在着标准不一的困境。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标准主要有广电总局推出的CMMB标准、北京新岸线公司推出的TMMB标准和中国标准化协会推出的CDMB标准。这三大标准中,CMMB基于卫星数字广播技术,TMMB和CDMB则基于地面广播。首先,由于我国手机电视国标尚未确定,各标准制定方都声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广电力挺CMMB标准,电信运营商则支持TMMB标准,并都以此作为争夺市场话语权的砝码。这种现状给芯片、终端产品定位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给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增加了复杂度,也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混乱。其次,管制不明确和盈利模式不清晰。在我国,广电部门掌握手机电视的运营牌照和手机电视节目版权,而电信运营商则掌握着承载手机电视业务的终端和移动网络,双方各持利刃在手。尽管北京奥运会期间能接收广电CMMB电视的TD手机开始试商用,2008年底工信部又向宇龙酷派和海信发放了首批TD+CMMB手机入网证,看似广电和电信两大体系在手机电视控制权上的拉锯战很有可能以合作的方式告一段落,但国标之争并未止息,暗自发力仍在继续。与此同时,国外手机电视标准也忙着在我国发展壮大,手机电视市场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此外,在盈利模式上,广电部门和运营商都不是很清晰。传统的电视产业基本是靠广告收入来支撑整个产业的,但是手机上能做多少广告来支持盈利模式呢?如果广告收入不足,又有什么动力支持广电部门和运营商去推动手机电视的发展呢?所以,双方要在产业链上和版权上面作出一定的让步。制定互惠互利的政策法规,然后解决好盈利模式已成为手机电视发展的关键。
多元化内容改进呈现方式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2月18日发布的《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用户所关注的手机电视内容,首先是新闻节目和体育赛事,均为34%;其次是娱乐节目,比例为27.7%;而教育学习类的内容有2.1%的用户关注。在手机电视推广过程中,节目内容的筛选至关重要,它将影响到用户使用手机收看电视的兴趣。对用户来说,等公交车时掏出手机看电视的3分钟与下班后躺在沙发上懒洋洋的3个小时,需要的电视节目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手机电视的内容拒绝冗长繁琐,希望短小精悍、精彩无限。目前手机电视主要提供一些传统的电视节目和点播节目,而自己原创的具有新意的节目内容很少,并没有体现出手机电视节目与普通电视节目的区别,也就缺乏对用户的吸引力。在这个处处要求个性、彰显个性的年代,用户不仅希望单方面地观看手机电视节目,他们还希望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和舞台。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UGC最大的吸引力可能来自用户与服务提供商之间双向的知识交流。不管是国外的YOUTUBE还是国内的土豆网,他们都没有移动运营商的先天优势,而且他们也缺乏足够的对客户的鉴权和管理手段。早在2007年,韩国的SKTelecom就将移动多媒体服务“June”的“成人服务”按键改为“UGC视频”,实现与PandoraTV、Damoimaura、Mncast、FreechalQ、Yahoo korea Yammy以及Diodeo等6家专业视频分享网站的互动。用户对视频内容的制作、上传、浏览、收藏、评论、打分等互动行为,都起到了协助其他用户选择内容并提供更好呈现方式的作用。每个用户的参与本身就是对内容的一次投票,并因此或多或少改变了视频平台内容的呈现形式。最终浮现出来的内容,是具有不同审美标准、不同趣味的用户行为合力作用的结果。而这正是我们急切需要拿来放在手机电视内容服务器上的节目。
差异化资费满足各类需求
此外,制约手机电视发展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资费,费用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阻碍。目前可提供手机电视业务的手机终端的类型还不多、价格都比较高,这就决定了手机电视在目前只能是供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没有终端的普及,手机电视服务普及就无从谈起。同时,目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上的手机电视业务的使用资费非常昂贵,高昂的收视价格成为制约手机电视发展的另一道门槛。目前手机电视费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手机上网的流量费用,不考虑资费套餐的因素,如果看1个小时的电视节目,流量费就要200多元;二是付给手机电视内容提供商的费用,具体收费标准难以一概而论。仅从流量费来看,手机看电视的代价也不菲,这让用户难以接受。如果资费不能得到大部分用户的认可和接受,那么,手机电视也就会成为时尚泡沫。运营商应该结合内容特点,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资费策略,如包月方式、流量计费、计次方式等,逐渐培养潜在用户的兴趣,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手机电视的未来仍然充满很多的变数,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需要运营商、广电部门、电视内容提供商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并为它的发展创造和谐的运营环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下,该业务将成为各界共谋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