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无线通信
2011/12/9 13:13

杨骅:建议明年尽快开展TD-LTE商用

通信产业网  孟祥初

目前,全球各地已经建设了30多个TD-LTE试验网,日本、印度、沙特、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0余家运营商已有明确的TD-LTE商用计划并部分开始了商用网络建设。

全球TD-LTE阵营的焦点都关注在国内试验进展,而通过中国移动的大力推动,TD-LTE已从去年的技术验证期进入技术成熟期。今年3月,中国移动在六城市启动的TD-LTE规模试验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厦门等六大城市已建设了超过 850个基站的TD-LTE规模试验网络,来自全球的11家系统设备厂商和10家芯片厂商参与了测试。第二阶段多模测试即将于年底展开,预计将于明年6月结束,目前北京TD-LTE示范网建设已启动。

日前,就TD-LTE产业发展进展,通信产业网记者专访了TD联盟秘书长杨骅。

通信产业网:TD-LTE二阶段测试即将开始,预计是否会进一步扩展试点范围?二阶段测试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杨骅:应该不会扩展试点。重点是多模终端和多模网络的互操作性。

通信产业网:当前,TD-LTE在国外的商用速度已经超前,尤其是在印度、日本等地区已经启动商用,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杨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国内外产业对商用的理解不同,产业发展策略有别。国外电信业发展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并且有用户买单就可以商用,将已有的终端投放市场,用户在承担资费的同时就需要承担测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是通过在局部地区面向前沿用户商用,来牵引企业投入研发资源,进而拉动产业成熟的发展模式,欧洲电信业的发展从1G、2G到3G都是如此。国内则要等到技术完全成熟,相比国外更加谨慎。目前TD-LTE在国内外的产业成熟度是一样的。

通信产业网:预计国内TD-LTE规模商用何时出现拐点?

杨骅:建议在明年的TD-LTE第二阶段测试后尽快开展试商用。通过小规模的试商用来完善技术和产业。

通信产业网:TD-LTE与FDD LTE在技术与产业链成熟度方面是否存在差距?

杨骅:差距有,但不大。

通信产业网:在TD-LTE终端芯片和测试仪器仪表方面,您如何评价目前的进展,是否达到商用能力?如何看待中国芯片和仪表厂商落后于国外企业的现象?

杨骅:是否达到商用能力取决于对产业对商用概念的理解,如果是欧洲的做法,目前已经达到商用能力。展讯联芯科技等国内芯片厂商在TD-SCDMA产业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因此不像另外一些厂商将全部资源投入到TD-LTE的研发中。但多模是芯片发展的趋势,国内芯片厂商在此方面有研发基础,相比新进入的厂商更有经验优势。目前测试仪器仪表方面,国外厂商进度较快,原因一方面是其自身的研发实力雄厚,投入资源大,经验丰富;另一方面是其大多未布局TD-SCDMA研发,因此有更多的精力布局TD-LTE产品。国内仪表厂商在布局TD-SCDMA产品的同时正在努力开发TD-LTE综测仪等仪器仪表,相信也将占到一定份额。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