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是否还能继续快速增长?最近几年,这一话题成了王建宙与媒体及投资人谈论的核心主题。
5月31日,在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移动)总部的办公室里,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同样以增长的故事讲起。一叠准备好的演讲稿放在他手边,封面上写着:大象能否继续跳舞?
一天之后,一家国际投行将在北京召开一次投资会议,这一叠稿纸是为此次会议准备的。
谈及中国移动所面临的挑战,王建宙对《财经》记者强调,移动用户普及率、激烈的市场竞争、TD-SCDMA技术成熟度,以及移动互联网普及是中国移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这在过去数年中,王建宙曾多次提及。
但他仍然坚信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潜力,因为农村市场普及率不高,进城人员不断增长,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收入仅占7.5%,物联网的需求在增长。
对于中国移动的未来,王建宙不改乐观态度:TD-SCDMA的终端有所改善,WiFi和LTE的网络建设已开始,中国移动的规模红利仍有待挖掘,一句话,增长故事仍在继续。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之前,坊间盛传王建宙即将退休,对此,王建宙避而不谈。
一个月之后,6月30日,中国移动集团宣布人事任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调任中国移动集团党组书记、中国移动集团副董事长,王建宙仍留任董事长。一年之前,李跃接替王建宙成为中国移动集团总经理。
在主政中国移动七年时间中,王建宙见证了中国移动最为辉煌的鼎盛时期,用户增长近3倍,市值增长超过3倍,最高时市值成长近10倍。
王建宙渐渐退居幕后的过程,也正是中国移动发展的又一个转折,如何通过TD-LTE避免单一市场的局面,如何通过收购进入国际市场,如何寻找新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中国移动面临巨大挑战。
“没有放弃TD”
《财经》:对于TD-SCDMA,在产业政策支持上,你认为在哪些方面还应该加强?
王建宙:最最需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来用TD-SCDMA的服务,这是最大的支持。我希望鼓励大家来使用,现在其实网络质量已经大大的改善了,使用方便了,一批好的终端也出来了。我们希望更多的用户、更多的部门、更多的企业,都使用我们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我觉得最大的支持就是使用,这个比资金还重要。
《财经》:市场推广和营销是中国移动的强项,中国移动应该有能力让更多的人使用TD?
王建宙:TD-SCDMA是我们最近几年当中,生产、经营、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移动每次开业务会议都会讨论TD-SCDMA的问题,因为难度很大,必须高度重视。
我们花了大量的建设投资,大量的包括手机补贴在内的经营性开支。中国移动可以说是尽全力、开足马力了。从集团公司总部,到下面的基层都在讨论如何把它推销出去。
总的来说情况还是好的,4月底,全国公布的3G用户是6700万户,其中TD-SCDMA达到了2938万户,占了44%,我们计划今年突破5000万户,但现在网络利用率还是低。
我们希望可以增加一些补贴,但重要的是更多的用户来使用。因为用的人越多,终端的价格会越低,我们的补贴也会越少,成本也会降低。所以我觉得目前就是要提高网络利用率,提高网络利用率的关键就是终端。
《财经》:在TD终端采购方面,中国移动不像刚开始的时候力度那么大,这是为什么?
王建宙:没有。可能外边有误解,去年我们做的是中低端的采购,包括上网卡、无线座机,也包括一些中低端的TD手机。今年我们做的是中高端的手机,相对的价格高一点,性能也好一点。
我们不是降低,我们把它分批了,最近我们公布了第一批,第一批又分为两个部分,50%先采购,然后卖得好再加50%。听起来数量好像小了,但是今年总体采购量肯定远远超过去年。外面有些厂商误解,我们是分阶段,现在公布的是第一阶段。
《财经》:在3G发牌前,业界一直在讨论能否赢利。你如何预期中国3G网络的投资回报情况?
王建宙:从整个3G网来看,一开始是经历了比较长的亏损。现在,运营较早的国外运营商已经赢利了,有的赢利得还比较好,甚至有的地方已经以3G为主了,这是一个过程,总体来说做企业总是朝着赢利方向走的。
但是,目前我们TD-SCDMA还是处于亏损的阶段。我觉得原因:第一是手机补贴,从2G换到3G。以前我们国家多年来有补贴但是很少,现在这个量在不断地扩大。第二是网络利用率不高,网建起来了,要折旧,建设成本要摊销。这两点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
《财经》:TD网什么时候能够发挥规模效应?
王建宙:这个还很难说。我们现在采取2G补3G的方式,因为中国移动整体上赢利。但是增长速度放慢了,但每年还是在增长,收入在增长,赢利也在增长,都是正增长。
为什么在3G亏损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增长呢?很显然就是2G补3G,所以我们整体还是保持一个好的态势。
“4G发牌没有时间表”
《财经》:国外的一些运营商,特别是WiMAX的运营商似乎在转向TD-LTE,目前TD-LTE的国际化推广有怎样的进展?
王建宙:TDD和FDD的最大区别是,FDD要用两个频段,而TDD只要一个频段。现在频率越来越少了,所以在LTE阶段给TDD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你想做也没有频率了。
我们说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天时了。那么目前来说最有可能做TD-LTE的运营商,应该是有三种。第一种是刚刚买到频率的运营商。原来这个频段买来,肯定是做单频段的WiFi,现在新买来的都做TD-LTE了,最明显的是印度,印度三家全做TD-LTE了。当然,我们中国移动也做了一些工作。欧洲也是这样,原来是去做WiMAX的,现在也都做了TD-LTE。
第二种是原有的运营商,WiMAX很好但是没有商业模式,很难赢利。没有语音,只能上网,他要找到一个好的方式,他们有可能转过来,最具典型的就是美国的Clearwire,一直在考虑,它是全球最大的WiMAX运营商。
第三种是PHS,在日本有一些,没有新的出路。
我们觉得TD-LTE的国际化还是比较乐观的,中国是主导的,大家都承认,他们也希望中国做得大一点,大家都来跟。
《财经》:你是怎么说服这些同行转投TD-LTE阵营的?
王建宙:我们确实是花了很大精力去推动。TD-SCDMA有一个很大局限性,就是只有我们中国移动一家在用。这样供应量就比较小,其实技术不是主要的,关键还是用的人多。
印度市场很有意思,印度拿到三个牌照以后,他们原来都是做WiMAX的。我们把Bharti Airtel的董事长请来,给他介绍LTE。我们说到今天的时代,你确实不应该做WiMAX了,应该做LTE了。
我们就把他请到柏悦饭店,给他做演示,他是坐私人飞机来的,结果演示以后,他们在飞机上就开会。当时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说LTE先进,有的说LTE不成熟,最后他们董事长拍板,今天这个时代就应该是LTE的时代了,我们没有理由再做WiMAX了。
孙正义也是一样,他去买了一个PHS小灵通运营商——Willcom公司。他也在犹豫做什么东西,也是我们把他请来,让他看我们的一些试验网。没想到他比我们还要积极,他最后说不管你们怎么样,我今年年末一定商业化。
现在欧洲方面,凡是拿到非对称频段的,几乎都是有意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
目前最关注的还是美国的Clearwire,我们还在谈。
《财经》:沃达丰是否也已经决定要建设TD-LTE网络?
王建宙:沃达丰原来对LTE的兴趣是不大的,因为它的HSPA投入很大,刚刚发挥一些效应。但是在数据通讯爆炸式增长下,它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了。所以它也买了一些牌照,目前总的来说进展不如美国的来得快。
《财经》:已经推出了LTE的运营商,似乎也没有特别突出的业务应用。LTE时代的代表性应用会是什么?
王建宙:目前分两种,第一批还是Download,就是上网用的,用USB的Download。第二种就是把LTE变成自己家的WiFi,就是LTE放个芯片,在自己家里面做一个WiFi网络。
目前第一期还是数据卡类的服务,现在手机也开始有了,是把CDMA加上LTE,双模双待的手机。
究竟LTE会有怎样的代表性应用呢?我们也经常在讨论。1G就是打电话。2G除了语音外,还有短信、彩信,还有低速的上网。3G就是智能电话,上的已经是互联网。另外,还有一个典型使用就是Video Call视频电话,这是三代的一个代表服务。
那么,第四代究竟是什么呢?大家说,就你光打电话没必要LTE这么高的速率。我们认为平板电脑会是一个很大的应用,在LTE时代,我们觉得平板电脑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但是还是取决于市场。
《财经》:LTE还没有体现出来它的竞争力吗?
王建宙:目前的竞争力,还不是很普遍,还不是用在个人身上,还是用在比如摄像转播,还不是普通老百姓用的。下一步怎么发展,我觉得很快各种新的东西都会出来,3G一直没有用出来,但是智能终端一出来,大家开始用3G了,我相信4G一定也会出一个代表性的东西。
《财经》:曾有报道称,主管部门希望到2013年发放4G牌照,目前是否有时间表?
王建宙:我现在不知道牌照的问题,现在只是规模实验的问题,50兆赫的频率做规模实验。发牌照现在还没有说到,估计有关部门领导还没有决定。规模实验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是一种演示,没有联网。现在规模实验就需要联网,很多厂家一起,核心网等等都要进行调测,关键是要看实验搞得好不好。
《财经》:TD也走过了一个试商用的阶段,这两个标准建设过程,LTE会走得快一点吗?
王建宙:现在就是全心全意把事情做好,做好再看下一步。我们是投入很大力量,而且很快也会开通。这个取决于试验网的进展,现在主要还是厂家之间的互联,另外是终端要跟上,一定要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