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25/2/13 14:35

基于OSM-UJM模型的数字化能力量化评价实践

邮电设计技术  王志佳,李姗姗,潘思宇,李涛,王东升,柳雨晨 等

本文版权为《邮电设计技术》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电设计技术》编辑部

摘 要: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如何科学且精准地评估数字化能力“好用”水平,以促进数字化能力和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客观地评估数字化能力的“好用”水平,以某运营商的公众业务 APP为例,建立了一套基于OSM和UJM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评估数字化能力。该体系通过综合考量多项指标,计算整体得分,确定数字化能力“好用”指数,并通过持续迭代,达到识别弱项和持续优化的目标。

关键词:OSM模型;UJM模型;指标体系;数字化能力;量化评价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5.01.014

引言

2023 年,国家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2522整体框架、5大保障措施,并强调了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五位一体”全面赋能、以及创新与安全、国内与国际的动态均衡。随着近年来中央决策的密集部署,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进入深水区。通信运营商全面贯彻落实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要求,积极履行央企责任,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数字化能力由“可用”向“好用”转变。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通信运营商迭代升级各类APP、平台和中台,拉通共享“网络、业务、服务、管理”生产运营流程,扩大场景运营覆盖,完善全程全网调度流程,推进监控纳管,提升智能化运维水平,坚定不移地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在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上实现了众多新突破。

然而,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数字化能力“好用”水平一直是个难题。这不仅要考虑能力建设、稳定性、可靠性,还要考虑一线的使用感知,以及数字化能力的应用和运营情况。本文以通信运营商公众专业线业务处理 APP为例,阐述构建数字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指标体系构建、应用实践情况以及后续的实施建议。

点击查看全文(PDF)>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