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2012/9/10 07:10
烽火通信:光棒自制决定竞争力 自给率达40%
0
0

C114讯 9月10日专稿(蒋均牧)在光纤光缆产业链上光棒是获取利润的最大主体,通常上游光棒占70%利润,光纤光缆分别占20%和10%的利润,能否自制光棒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烽火通信线缆产出线软光缆产品线技术总监陈保平在光博会期间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未来光纤光缆企业的竞争态势必将是“光棒-光纤-光缆”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可以预见行业将进一步垂直整合。据透露,目前烽火通信的光棒自给率已达到40%,而一旦当前正在进行的二期扩产完成,就能实现2000万芯公里的年产能。

引领产业跃迁

国内光纤光缆市场规模激增的同时,厂商间竞争压力也日益放大,向产业链上游攀升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

作为光通信领域的领导者之一,烽火通信很早就涉足光纤光缆领域,自2006年以来每年的产销量均保持快速稳健增长。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在光纤光缆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推动光棒的国产化进程,2009年3月,烽火通信与藤仓公司签署成立光棒合资公司协议,矢志打造国际一流的光棒生产基地。2011年11月,烽火通信光棒基地正式投产,起步阶段年产能就已达到500万芯公里。

陈保平表示,烽火通信的光棒制造采用“OVD+VAD”工艺,实现了光纤预制棒从芯棒、包层到涂层的所有流程全套自制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C114了解,目前我国虽然有少数光棒生产企业,但都是采取从国外进口部分原材料进行加工的方式,烽火通信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世界先进的“管外法”完整光棒生产工艺体系的企业。这不仅能提升该公司在光纤光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改变我国光纤光缆产业长期依赖进口局面,打破国外技术和原材料垄断,对我国实现光棒的真正国产化和低成本量产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烽火通信作为中国光谷的核心企业,在光棒方面以武汉为基地,对于扩大中国光谷的影响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工艺产能新突破

陈保平告诉C114,由于意识到未来光纤光缆企业的竞争态势必将是“光棒-光纤-光缆”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烽火通信一直没有停止对光棒工艺和产能的投入。

在工艺方面,目前烽火通信除生产常规的G652、G657、多模光棒以外,正不断改良光棒的特性,探索新的技术。例如进一步提高G657光纤的弯曲特性、通过严格控制掺杂含量减少光纤的非线性效应来降低光纤损耗、探索能够同时满足G657弯曲特性又能与G652兼容的光棒等前沿技术。

尺寸上烽火通信也具备了生产直径大于200mm、长度达到2.5m的光棒的能力。但陈保平坦言,单纯地谈论光棒尺寸没有意义,由于光棒尺寸太大、太重,需要对设备大力改进,同时要兼顾考虑拉丝工艺、产品质量、成本等因素,从目前来看,直径150mm、长度2m的光棒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产能方面,烽火通信第一期光棒项目实际年产能已经达到600万芯公里,光棒自给率达到40%。

近日该公司还发布公告增资光棒项目以扩大产能,二期扩产后年将实现2000万芯公里的实际年产能,预计2013年年中完成。此外,三期3000万年产能的扩产亦在规划当中。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