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09/10/16 07:54
警惕手机新技术概念传销
0
0

“这是3G时代的金矿,这应用了北大教授的××营销IP理论,每看一次广告,企业就根据点击广告付款,一半广告收入将返利给真正看广告的人,总而言之,天天有钱赚……”不过如果你相信,你很可能马上深陷传销骗局。

3G和无线互联网大规模普及不仅吸引了大量正规企业开发业务,一些传销分子亦利用人们迷信高科技进行非法敛财。近日,公安机关联合国家工商部门依法查处了利用电信业新概念进行非法巨额敛财的“世界通”公司。由于人们对3G技术的了解依然陌生,类似的诈骗案件呈现上升趋势,业内专家表示相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

事件

利用“看手机广告返点”传销

据记者了解,涉案主犯施永兵在2006年委托他人研发出一套具有即时通讯和点击收看广告的通讯软件“Link-world软件系统”,并于2007年在香港注册成立了香港世界通国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世界通”公司),自任总裁。随后,他以销售“Link-world”软件卡为主营业务,在深圳设立了代表处,并先后成立了五家“子公司”拓展业务。

“世界通”所打的广告是:只要“注册”为“世界通”代理商(“注册”即买卡,目前最低5张起售),在手机或电脑上看一次广告可返利0.1元至1元,足不出户就可成富翁。

透过网站,“世界通”公司以招商名义招募代理商,变相设置准入门槛,按照首次购买软件卡的数量将代理商分为六个层级,以“点广告获取高额回报”为诱饵,以“拉人头”方式层层发展会员。“世界通”采用复式计酬方式,实质就是诱使“代理商”为提高层级不断发展下线,大肆从事传销活动并从中牟取暴利。

返点资金来自新加入会员

根据公安部门侦查发现,“世界通”公司发送给会员供点击的广告大多是过时电视广告或无主广告,从未收到过任何广告投入,其主要资金来源、用户收看广告的奖励及返还给各级代理商的提成均来自于新加入会员的购卡资金。

公安机关调查还发现,为获取暴利,一些代理商不但投入巨资参与“世界通”公司传销活动,个别公司甚至不惜通过高利贷、抵押房产等方式筹集加盟资金,很多“代理商”在亲友中发展下线,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截至案发,世界通公司已在全国20余个省区市发展6个层次的代理商数万人,销售软件卡480余万张,非法敛财10亿余元。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各地陆续发现世界通公司涉嫌从事传销犯罪活动。今年6月,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部署对其进行依法查处。按照工作安排,今年7月初,江苏省镇江警方抓获10名世界通公司负责领导组织传销的高层人员,并查获大量犯罪证据和作案工具。据了解,目前施永兵、强科信、傅衍平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其他7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刑事拘留或取保候审。施永兵等人已供认犯罪事实,并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办案工作。

7月下旬,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又进一步部署全国公安、工商机关联合对分散在各地的世界通公司传销违法犯罪活动进行全面查处。目前,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已陆续立案侦查,捣毁了大批传销窝点,并对主要涉案人员采取了强制措施,其他涉案地的查处工作也正在逐步展开。

剖析

投资3G小心营销陷阱

据无线互联网分析机构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向信息时报记者分析,“世界通”案件意味着无孔不入的传销已经渗入电信业领域。不过张毅认为,电信业的传销案件与其他行业的传销案件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几乎所有传销产品,无论是营养品,还是手机广告返点,都是与老百姓有一定距离的高科技。”张毅认为,正是利用了与人们常识有距离的产品,传销才可能哄骗人上当。

张毅还表示,“世界通”案件也反映了无线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被不少机构有意无意地扭曲。张毅认为,在无线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不但要防止“世界通”这种赤裸裸地传销敛财,还要警惕一些披着合法外衣,也是在利用人们对高新技术的无知和高深莫测的“理论”、甚至曲解国家相关部门的文件设下的营销陷阱。目前一些机构向投资者以高价出售三五年内都没有多少投资价值的“短信网址”、“移动商铺”,就属于此类。

张毅表示:“在类似骗局面前,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手段,最大限度地让人们真正了解高新技术。而大众在对新技术投资前,亦应该最大限度地了解清楚,再进行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