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2/11/14 10:47

工信部研究民资进入电信业 行业面临转型调整

新华08网  孙仁斌

今年年中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就电信业改革密集征求意见。13日,有消息称,工信部正加速推进民资进入电信业的试点方案出台,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包括整体框架和具体实施细则在内的一整套方案,并将择机推出。对此,专家分析认为,如果方案获批,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将有利于通过竞争完善服务,提升中国电信行业整体实力,同时,也预示着这一行业格局将面临转型调整。

——鼓励民资进入电信市场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了解,即将出台的试点方案会进一步细化民资进入电信业的方式和路径。除此之外,还将逐步试点允许民资进入具体电信业务,以及规定民营资本的相应资质。按照方案,接入网、移动通讯转售业务、增值电信业务中的部分业务将首先向民资放开。

今年6月2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 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引导民资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电信业,积极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和参与范围,并明确了八大重点领域。指出“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鼓励民营电信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今年7月,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曾公开表示,工信部正在制定民资进入电信业的试点方案,并有望在近期出台。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介绍说,此前工信部电信专家委员会举办的季度峰会上,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已经就民资进入电信业具体的开放方式、路径、资本市场配套和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讨。他指出,民资进入增值电信服务等领域,将是大势所趋。

记者从湖北、广东等地了解到,目前武汉、广州等地方政府正在加快试点探索步伐,对民资的鼓励政策开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分析人士指出,《实施意见》中虽然转售业务仅限定在移动业务领域,却是一次重要突破,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业开放的步伐在不断加大,这次试点方案的加速推进,也预示着中国电信业与国际接轨的方向日益明确。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吴洪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负面影响尚未消失,中国电信行业面临语音、短信收入下滑,运营商步入转型攻坚阶段,需要新的活力来发挥鲶鱼效应,进一步释放电信市场活力,这成为电信行业向民资开放的重要动因。

——民资将分市场“蛋糕” 行业发展面临转型

专家认为,工信部等部委虽然在今年密集出台了逐步放开电信业市场的相关意见,但对最为关键的核心网业务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态度,没有向民营资本开放。但毕竟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和接入网业务试点和驻地网业务,“名正言顺”地进入电信市场的发展链条之中,一起分享市场蛋糕。

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说,民资进入电信业是一个“与龙共舞”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我国电信业长期被移动、电信、联通三分天下,垄断格局已经形成,终端业务的布局基本饱和,而民资资金实力弱,难以与三大巨头抗衡;另一方面,为提高电信业的服务质量,电信业市场化或将成为趋势,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有利于民资进入电信业的政策将进一步细化,为民资进入敞开真正的大门而不仅仅是“玻璃门”。

与民资迎来新的发展空间相比,国有运营商面临的压力将更大,挑战也更强。对此,专家普遍认为,短期看民资可能会对中国电信行业现有格局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中国电信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在改革红利、整体经济环境优越等利好因素刺激下,国内电信业市场过去十多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国内移动电话用户数已接近10.85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0.6部;三大运营商3G用户总量突破2亿,基站达96.5万个;固网宽带用户数量高达1.64亿,居全球第一。

吴洪认为,在这一大背景下,随着用户数量和市场占有率趋近饱和,语音、短信等电信市场支柱性项目收入增长逐渐放缓,电信业发展面临瓶颈。对此,专家认为,按照国际电信行业发展规律,经历了规模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之后,电信行业会进入到依靠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方式实现自身发展的阶段。因此,中国的电信行业同样需要将业务发展转向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带动效益增加的发展轨道上来,以此弥补语音、短信等传统盈利点收入下降所带来的缺口。

王宁远表示,由于行业垄断,降低电话资费、提高网速和服务质量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提高质量效应竞争,是市场业务格局转变的重要方向,有利于优化电信服务产品结构。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