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仍未摆脱利润下滑困境,中国联通换血与营销战几乎同时进行。中国联通期待iPhone能发挥杠杆效应。据《青岛日报》报道,中国联通将新增96元档iPhone套餐、调整3G基本套餐、调整无线上网卡首月计费规则以及联通WAP手机门户内手机业务资费。
分析师认为,中国联通经营业务的业绩持续性下滑,主要受3G业务运营之初相关费用支出上升影响。不过,由于中国联通的网络和技术优势相对明显,仍有望扭转其多年在移动业务发展中的弱势。随着今年资本开支的减少,中国联通全年的费用率有望逐步下降。
仍未走出盈利下滑困境
中国联通4月29日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显示。第一季度,中国联通实现营收404.2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跌 68.34%。
中投顾问认为,从业绩表现来看,传统语音业务下滑的趋势给联通的业绩带来了影响。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联通仍未摆脱净利下滑的困境。此前公布的年报显示,中国联通2009年净利下滑73%。
另外,对比三家运营商的年报业绩可以看出,中国联通仍是净利最少的一家,中国联通为了缩小与中国移动的差距,加大了在营销推广方面的投入,使得其业绩在短期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不过,随着营销推广政策效果的逐渐发挥,未来联通还是能对移动造成较大冲击的。
和2月相比,3月中国联通的3G用户增长了61.5%达到760万。时富金融认为,这种增长只是季节性的。不过第一季度中国联通3G用户仅净增长208万, 远远达不到联通在2010年发展不少于1000万3G用户的目标。
投行看法不一
瑞信集团近日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其预计中国联通2011年的盈利水平将出现“V”型复苏,维持其“优于大市”评级,目标股价为12.95港元。
瑞信集团指出,中国联通第一季度来自移动业务的收入为186亿元人民币,环比上涨3.6%,同比涨11.3%,撇除农历年因素,数字仍较预期为佳。一季度,中国联通成本环比下跌6.1%,EBITDA环比上升25.5%。
虽然季节性因素可能影响固网业务成本,但有迹象显示部分来自去年第四季度3G业务的成本属于一次性因素,由于EBITDA上升,中国联通由去年第四季净亏损1800万元,转为今年首季盈利11亿元。
国泰君安认为,虽然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联通业绩逊于预期,但长线观点维持正面,主要原因是公司3G盈利前景好于同业,包括用户结构较好、ARPU值较高以及手机补贴较低等。国泰君安维持中国联通的目标价为10.3港元,相当于4.6倍2010年的EV/EBITDA和1.0倍2010年PB。
时富金融认为,在过去的2-3个月中,市场对中国联通的期望较低,这也反映在联通的较弱的股价上面。时富金融维持中国联通的买入评级和13港元的目标价格。
不过,不是所有投行都看好联通后市。大和将中国联通的目标价由7.69港元降低到7.13港元。大和此前将中国联通2010-2012财年的纯利预测下调了7%-24%,评级维持跑输大市。大和指出,未来几个季度电信业的竞争可能加剧,中国联通的盈利能力会进一步下降。
中银国际认为,维持对联通的“沽出”的投资评级,由于中国联通一季报的成本费用支出超出预期,下调中国联通2010、2011年EPS至0.26元和0.27元,维持7元的目标价。
花旗下调中国联通的投资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将中国联通的目标价由12.3元调低至10.1元。花旗认为,由于中国联通去年业绩今人失望,其3G业务于去年第四季度亏损及其资本支出较高,兼且WCDMA制式未有明显改善其上客量,决定下调其今年盈利预测7%。
汇丰证券指出,中国联通去年业绩令人失望,纯利低于该行预期11%,重申“减持”评级及目标价8.2元,指出今年业务复苏无明显迹象,虽然管理层指今年3G上客目标为1000万户,但该行对其前景未有如此乐观。
期待iPhone发挥杠杆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在3G市场份额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分别占有的市场份额为30.8%、42.5%、26.7%。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若要提升市场份额,降低资费成为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中国联通积极调整资费套餐,将3G套餐的入网门槛拉低到极限。中新社报道,中国联通4月30日公布了新的3G资费方案,与原有方案相比,资费更加便宜,消费者选择也更加多元。
中国联通3G包月套餐原来最低档为66元的校园套餐,这次增加最低36元档,降幅达45%,意味着用户以低至5.27美元的月资费即可成为3G用户。
另一方面,消费者所诟病的联通高价iphone也有新举措。媒体报道,iphone裸机价不变,但合约价降低近千元,这些举措于五一后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