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09/2/18 14:12

中移动规避3G风险 期待无线宽带发挥协同效应

通信信息报  高骥远

中移动一改以往对无线城市不温不火的态度,积极参与争夺各地无线城市建设的“话语权”。据媒体报道,成都市今年投资38亿加快推进“无盲点工程”、TD等3G试验网建设工程和Wi-Fi补点工程建设,逐步实现成都“无线城市”发展规划。

将TD渗透到无线城市建设,无疑是TD上网业务最好的名片。而中移动利用自身TD网络搭建无线城市,被业界认为是其在无线城市运营模式上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TD的“无线策略”

中移动发展无线城市既让人感到意外,又实属必然。意外的是,3G发牌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中移动对无线城市的态度就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必然的是,无线城市可以进一步强化之前中移动对无线宽带投入,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应用与服务组合,中移动大举投入也合情合理。

早在3G发牌前,中国移动已经在厦门尝试使用TD技术建设无线城市。据厦门建设无线城市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部署的TD网络附加了Wi-Fi技术,此举将有利于中国移动为用户提供固话业务、移动业务和宽带业务相互捆绑的融合业务。甚至有分析认为,中移动希望这一模式能够向其它城市迅速扩展。

在近日举行的TD-SCDMA产业座谈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就表示,中移动将全力支持上网本以及家庭信息机的应用与开发,同时也将大力推动TD应用于无线城市建设。

抛开TD,无线城市等移动互联业务涉及的领域更广、规模更大,并不仅仅局限于通信业的范畴。实际上,无线城市对于中移动来说,战略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一方面,中移动可以借无线城市拓展3G用户,为发展TD作铺垫。欧美等国际厂商集体失音于TD,消费者面对大部分国内品牌几乎都选择了裹足不前,因此,“无线城市搭台TD唱戏”,可以吸引用户,为TD的“落地生根开花”找到出路。

另一方面,中移动可以充分应用“移动+铁通”融合优势。传统宽带的竞争上,无论是固网宽带资源还是用户积累上,远不及“联通+网通”、“电信+CDMA”这两个组合。新移动扬长避短,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抢占无线宽带市场,来弥补自身固网的不足,同时也将会对电信、网通的传统宽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

如何统筹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无线城市建设与中移动自有网络相结合,这对中移动来说并非仅是推广TD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将在未来自身运营模式发展上取得1+1>2的力量。

其一,资金和成本优势。一方面,在各地方政府信息化部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中移动强大的现金流为无线城市的建设及后续运营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目前各大运营商规模筹建3G网络,依靠这些网络基础建立无线城市必将节约大量建设成本。以中电华通建设北京无线城市为例,仅建Wi-Fi网络就花费16亿元人民币,还不包括后续的运维费用。但作为主流运营商,依靠自有3G网络并结合相应的无线宽带技术来建设无线城市,将节约相当可观的网络建设成本。

其二,业务推广优势。中移动在2G时代对用户进行了长时间的细分和研究,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用户群体,并已经掌握了一套细分用户的完善方法。因此,在无线城市的运营上,中移动可以用目前的群体细分策略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增值业务

其三,政策优势。TD发展蕴藏着深厚的政府意图。三年发展一亿用户的死命令已经下达,工信部也传来了部长李毅中“TD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明确要求,因此,中移动凭借TD这个尚方宝剑扩大对无线城市建设的影响力也实属必然。

其四,迅速整合产业链优势。中移动能构建良性运转的运营模式,迅速强化产业链,营造良好的多厂商供货环境,这对未来“无线城市”特色应用的蓬勃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