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WCDMA在全球范围内的商用已经整整七年,但是其结果并非完全成功。中国联通完全可以在其他运营商经验的基础上,直接探索能适应FMC的新型3G业务运营之路。
虽然只是这一市场的后来者,然而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可以与电信运营商一起,后来居上,收获WCDMA的硕果。
中国联通终于不再是运营市场的跟随者,成了海内外市场的焦点。
WCDMA在目前所有3G标准中影响最大,而中国联通的建网规划又将是WCDMA发展历史中最大的一次,所以早在联通WCDMA采购发标前,就有欧美企业人士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能否扭转金融危机以来的下滑趋势,在此一举。”评级公司惠誉在1月6日发布的报告中对今年全球电信业的展望为负面,但也强调“中国将带动行业收入。”
从产业链发展角度看,尽管WCDMA在全球范围内的商用已经整整七年,但是其结果并非完全成功。作为这一市场的后来者,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与电信运营商一起,很有可能收获WCDMA的硕果。
不能重复的弯路
赛迪顾问分析师认为,从长期战略考虑,中国联通将把GSM业务向WCDMA网络的核心方向发展,但在网络升级、业务发展、用户规模扩大、营销策略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挑战。
毫无疑问,WCDMA是3G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接入技术,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但是商用初期的WCDMA并非一帆风顺。
2002年,作为全球第一个发展3G的运营商,NTTDoCoMo在推广WCDMA初期遇到巨大的挑战:网络覆盖差、支持终端少,更重要的是,在R99时期的WCDMA,对数据业务的支持非常有限,目前被认为是3G杀手业务的如音乐下载、视频通话等均难以实现。
R99被认为是WCDMA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尴尬阶段,在传输速率上与2G没有太大区别,产品的成熟度也不够。所以,很多率先部署了R99网络的国外运营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时间,全球部署3G的浪潮迅速冷却下来。
这种状况一直到2006年,HSPA技术开始大规模商用为止。由HSDPA和HSUPA组成的HSPA技术将网络的上、下行带宽明显提高,HSUPA上行的理论速率也将达到5.8Mbps。HSPA提供了足够的带宽,完成了3G业务从语音向数据的转型,为运营商提供差异化业务创造了条件。
据海纳携创咨询公司分析师孙雪慧预测,未来WCDMA发展的热点将集中在手机电视、移动搜索、移动互联网等方面,并以WCDMA+HSDPA为主流。在2008上半年全球部署的211张WCDMA商用网络中,其中HSDPA商用网络204张和HSUPA商用网络44张。从长期看,WCDMA标准版本的演进将沿着HSPDA→HSUPA→HSPA→HSPA+→LTE的路线前进,全IP网络架构正逐步成为WCDMA的主流。
赛迪顾问分析,预计中国联通WCDMA将在2009年开始部署网络,会直接走上HSPA的道路,在2010年中期左右开始大规模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