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又勇敢,飞在百花丛,采遍千朵花,酿成蜜更甜,打一昆虫。”
“一串红辣椒脾气大,不能吃只能挂。”
“4根筷子,深不可测,打一字。”
类似的极其简单的谜语频繁出现在各广播电台的竞猜节目中,有趣的是每个问题都先有10多个“听众”答错,然后在每次节目快结束时,“非常巧合”,最后一个“听众”答对了问题并获得高达5000元以上的奖金。
目前,这类竞猜节目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广播电台频繁出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谜语难度均偏低,内容也大同小异,节目中主持人都极尽所能“呼吁”听众立即拨打“12590”开头的声讯电话以获取“巨额奖金”,电话资费是每分钟两元甚至更高。
听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落入圈套
12月8日18时39分,王涛(化名)收听南昌某电台时,节目中出的谜语吸引了他的注意。
“什么东西买来皮包骨,用的时候骨头撑起皮,这个东西有个子高和个子矮两种。如果你有了答案赶快拨打12590846765。”
“这个东西家家户户必备,是必须用的一个用品。家家都有而且不止一个呢,夏天和雨天经常要用到。现在你拨打电话就可以拿走5000元了。”节目主持人不断暗示。
听到这里,王涛脑中立即闪过一件物品:伞。他开始拨打电话。
收音机里不断传出来的“听众”答案却让他啼笑皆非:插头、衣架、气球等等,甚至有答案被“主持人”否定后,后面接进来的“听众”电话依然在重复错误的答案。听到这些幼稚的答案,王涛很着急,他一直拨打电话,但电话始终接不进直播间。直到节目快结束时,一个“听众”终于猜对正确答案,“拿”走了5000元大奖。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大四的陈军偶然听到了南昌某电台的竞答节目,他感觉题目很简单,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立即拨打了电话,但接通10分钟后,电话仍然没有接进直播间,后来他无奈地挂断了电话。
“里面会提示你的号码没有被电脑选中,并叫你按1,这样我重复了10多次,仍然没有选中。”陈军苦笑着说,有点像抽奖。但令他感觉蹊跷的是,主持人说“没有听众的电话进来”,而自己一直在线上啊。第二天,他查了一下自己的话费,账上余额已从30多元变为0元。
正在读高三的沈腾也为曾参与这类节目而感到懊恼。在学习之余听到这类竞猜节目时,由于感觉题目简单,且奖金丰厚,他曾经疯狂地拨打过各个电台的竞猜电话,但从没有接进过直播间。沈腾很后悔,除了高额的话费外,自己还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学习时间。
一位的士司机说:“那些题目太简单了,3岁小孩都能猜出来。可是接进直播间的听众答案都是错的,而且错得很离谱,太奇怪了!”
在竞猜节目中,主持人会不断“鼓励”听众拨打电话,而每次有听众答错了奖金就会增加几百元,于是在长达1小时的节目里,奖金会由几百元增加至五六千元。整个过程中,主持人不断尖叫:“怎么还没有电话接进来?”“很可惜,答错了。”而每次节目都一样,总是最后一个“听众”答对。
在中国315投诉网上,经常有人把自己受骗的经历“晒”出来。有网友直接指出,这种谜语极其简单,而且主持人用非常露骨的方式不断解释和提示,几乎所有听众都能马上知晓谜底,而当你经不住诱惑拨打该电话,根本不可能接进去,电话会一直让你听音乐等待,你满怀期望地等待着被接进直播间,却只能支付高额的话费。
中国青年报记者留意到,在同一地区,类似的节目经常出现在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电台中,如同一张巨网撒向所有听众。以南昌为例,就有5个台6个时段播出这种竞猜节目,覆盖了早中晚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