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青涩的奥运志愿者到如今守护首都网络安全“零事故”的先锋卫士,张连成这位80后党员用十余载光阴,在首都数字疆域筑起一道红色电信防线。
数字疆域的守夜人
“他能在1分钟内定位异常数据包。”团队成员回忆起从前,黑客试图入侵并破坏网络的一个重要系统,张连成凭借精湛的技术水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锁定并阻断了黑客的攻击报文,确保了数百万手机用户的网络正常。多年以来,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
这种精准源于近乎苛刻的自我锤炼。在入职前三年的1000多个深夜里,网络安全中心总有一簇灯光格外醒目。这束光下,张连成表情凝重端坐在电脑前,键盘敲击声仿佛在编织着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
如今,这些经年累月的战术推演和实战经验,已化作守护城市命脉的“数字基因”,在为首都网络撑起一片无形的安全穹顶。
创新工坊里的雁阵效应
张连成所在办公区墙上挂着的“严谨规范每一步,精益求精每一事”,同样也是QC质量管理小组团队信条。他领衔的盘古创新工作室,创新出“雁阵孵化法”:每个创新项目必须由老中青三代组成攻坚组,像雁群般轮换领飞。
现在,这支“雁阵”的航迹已镌刻成行业标杆。这套机制催生了令人惊叹的“创新裂变”。
同时,他依托创新工作室,将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帮助QC小组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包括连续2次荣获国际ICQCC金奖,连续6次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7次荣获“通信行业一等成果奖”、41次荣获“通信行业优秀成果奖”等。
冬奥聚光灯下的隐形守护
2022年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颁奖广场技术保障舱内,张连成正高度紧张地盯着监控终端上每一个关键指标的数值变化。他设计的“三用九备”通信技术服务矩阵,正为全球几十亿观众观看直播提供稳稳的信号。
这个被国际奥委会专家称赞的保障体系,张连成凭借“一图一表一册”的创新工作方法,连续奋战90天,实现了“平地起高楼”,高标准完成全部技术基础设施的快速交付。
赛事期间,张连成带领“数字护卫队”,凭借反复推敲验证打磨的保障方案和成百上千次真刀真枪实战演练打造的保障能力,以“零失误、零感染、零差错、零丢失、零投诉”——“五个零”的标准,圆满出色完成了57 场颁奖仪式、249 块奖牌、九大类技术服务的全部保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