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主流国际通讯设备商
从产品输出到技能输出
走进中兴通讯深圳总部的办公大楼,你会在楼道里、办公室里看到一些忙碌着的外国人,他们是谁?中兴人会告诉你:“这是我们的员工。”
作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开拓者和中国最大的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已经成为国际通讯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中兴在全球设立了96个代表处,在13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中兴分布在海外的8000名员工中,当地员工人数已超过65%,全球化的经营策略和优质服务使中兴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统计显示,2007年中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4.8%,达到200.9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增至57.77%,而在2004年,中兴的国际业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3%。2008年第一季度,中兴的海外收入增长达到55.8亿元,同比增长54.6%,成为带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60%提高到64.5%。
今年前几个月,中兴在海外市场捷报频传:5月,中兴赢得白俄罗斯国有电信运营商白俄罗斯电信RUE的IPTV设备订单;4月,中兴与英国著名运营商沃达丰签署系统设备全球合作框架协议;2月,中兴通讯与和黄3G签署HSDPA Modem全年供货合同,将为和黄欧洲多家子公司提供HSDPA终端……从1998年获得海外第一张订单到现在,经过10多年的苦心经营,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兴的“粮仓”,并且正在进入收获期。
中兴的发展离不开坚定的海外市场战略。2002年,中兴明确将国际化战略作为今后企业发展的支柱。把反应能力建立在海外,这是中兴通讯海外策略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2005年,中兴在全球设立了12个片区,对于这一举措,用公司销售管理部副部长孙滔的话讲,就是“把市场反应能力建立在海外,让决策职能向海外延伸,包括商务及技术谈判、物流转运、工程外包、辅助原材料采购、售后服务等与一线相关的决策,根据授权规则全部前移到区域平台,不必事事请示总部”。缩短海外市场的决策流程,这是一个国际化企业的必然选择。
中兴通讯目前总员工人数约5万人,其中从事国际市场推广的员工约8000人,占公司市场人员的50%,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兴在海外市场深耕细作的决心和布局。
加强研发是中兴持续发展、海外市场稳步“收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据介绍,中兴每年投入的研发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左右。同时,中兴研发布局全球化扩展。目前中兴在全球有16个研发中心,其中美国有3个研发中心,在法国、瑞典、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都设有研发中心。
目前,中兴通讯为全球135个国家的500多家运营商提供着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在依靠自主创新进入欧美市场的同时,在非洲市场更给当地带来现代化电信服务的享受,同时也缩短了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与世界通信业发展水平的“时差”。
仅仅5个月,中兴通讯将埃塞俄比亚GSM移动网的容量由几十万线扩充到200万线,当地一张SIM卡的价格也因此从50美元降到几美元。埃塞俄比亚人民可以有更多机会享受现代化电信服务。在利比亚,当地运营商利用中兴的设备扩建网络,当地百姓怎么也想不到,在5年以内,一张SIM卡的价格从950第纳尔降到5第纳尔。
当设备大量进入海外市场时,设备维护与使用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方便海外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共赢机制,中兴把技术培训学院开到了海外。中兴的一位负责人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欧洲工程师走进利比亚的机房,提供设备维护服务的价格是每小时100美元。很多发达国家企业不但希望通过垄断保障产品的高价格,而且对于培训、技术输出和服务等都有很高的要价。而中兴通讯自2007年1月28日在北非的培训学院成立以来,当年完成500多人次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课时超过3500人/天。在埃塞俄比亚,中兴通讯与埃塞俄比亚电信联合成立的通讯学院,首期计划培训1000名工程师,总计将超过3000名,大大降低了中兴设备的使用成本。中兴通讯实行技术输出,并以低成本方式为当地培养电信人才,建立持续共赢的机制,获得了所在国客户的赞誉。目前,中兴通讯在海外12个片区均设有专职区域培训经理,并在俄罗斯、法国、埃及、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立了海外培训中心,到2007年中兴通讯学院已为全球70多个国家的近13万名客户提供了培训服务。从简单的“输出产品”到“输出技能”,中兴通讯促进了当地网络有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并与海外客户建立了更为长远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