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宣恩县在政务服务数字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全省首个县级政务服务“数字人”正式于“宣恩政务服务”公众号亮相,同期上线的还有基于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能助手,为当地企业与群众获取政务服务信息架起便捷“桥梁”。开年以来,多地掀起“AI+”大潮,国内多个城市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政务服务中,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政务服务智能化转型成为共识
政务服务关乎国家治理效能,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作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AI正不断重塑政府服务格局。从深圳的AI政务助手“深小 i”到杭州西湖区的“西小服”,再到江苏的企业“一键”完成执照审批等等,AI技术掀起的“智慧风暴”席卷政务领域,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节约资源,也能进一步推动服务的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随着“人机协同”不断深化,以大模型为底座的智能政务系统将成为政务服务的新底座。
数字产品助推政务服务提高效率
AI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数字化浪潮下的持续演进。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为政府治理服务提供了新手段,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速。
在合肥市包河区的大圩镇,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打造的“智慧大脑”数字乡村平台,将大数据与决策地图进行有机整合,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全面展示乡村的综合数据信息,实现乡村治理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
仙桃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联合中国电信日前完成了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一体化政务服务-智能问答、人工智能+政府网站问答助手、人工智能+大厅窗口实时预警系统等九个智能场景的应用构建政务服务新范式;在霍尔果斯市,在天翼云和中国电信伊犁分公司的赋能下,完成了全疆首个口岸城市DeepSeek大模型的部署,成功实现政策服务“一键智达”、审批申报“秒级响应”、企业诉求“精准分办”。
AI数字人推动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数字人是AI技术与数字内容深度融合的代表性成果,具备自然语言理解、情感交互、多模态识别等能力,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具亲和力和沉浸感的服务体验。在政务领域,AI数字人正逐渐成为公共服务的“新窗口”。
在广西崇左,由中国电信打造的“晓莹”数字人助手身穿壮锦,全天候为群众提供政务民生服务解答,已成为当地智慧政务形象代表;在江西南昌,数字人“AI公务员”入驻政务微信公众号,让高频政务事项实现“秒级响应”。武汉依托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四位一体”技术架构——国产GPU加速服务器提供算力底座、智算MaaS服务构建弹性平台、伏羲智数大模型实现认知决策、政务服务知识库完成场景适配,完成政务热线处理的全方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