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CT行业加速融合,面对全球互联网公司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正尝试进行数字化转型,甚至成为像亚马逊、谷歌那样的科技公司。近日,美国电信业巨头Verizon宣布收购位置智能服务公司Telogis,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云计算领域的布局。6月30日,中国电信携手华为发布了天翼云3.0产品及服务,瞄准政府,教育医疗和大中型企业的关键业务。而在日前举行的2016世界移动大会(MWCS)上,中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也纷纷围绕云计算、物联网、高清视频等新兴技术谋篇布局。ICT融合时代,运营商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局限于电信业,而是谷歌、亚马逊、中国的BAT等互联网公司。未来,数字化转型能否真正帮助运营商发挥优势,走出管道化危机?
运营商转型之路:迈向数字化、智能化
随着智能终端的更新换代以及网络经济向各行各业渗透,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运营商纷纷调整航道,数字化转型成为越来越多运营商的选择。
近年来,AT&T、Verizon、沃达丰、NTT DoCoMo等全球主流运营商早已围绕数字化转型谋篇布局。例如,德国电信、NTT DoCoMo在公有云领域频频发力;Verizon在云系统集成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近日,Verizon宣布收购位置智能服务公司Telogis。后者曾为福特、沃尔沃、通用等汽车公司提供远程信息处理、导航软件;软银收购了多家互联网公司,整合后提供服务;AT&T于2013年启动Domain2.0项目,其未来愿景是到2020年彻底完成网络转型,届时整个网络75%将由软件组成,整个公司将变成一个“软件公司”。
在近日举行的2016世界移动大会(MWCS)上,国内三大运营商也纷纷阐述了最新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战略。
正式上任两个多月的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开启了中国电信的转型3.0时代,在国内三家运营商中率先系统地阐释了智能化转型战略。此次,中国电信将转型对准了全球如火如荼的智能化浪潮,提出要推动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实施网络、业务、运营、管理四大智能化重构,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中国移动将“连接”作为下一步战略,扮演“一个平台的打造者、一个各种数字化服务的聚合者”。中国联通则向ICT服务商转型,今年3月发布了云计算策略和相关产品。在MWCS大会上,中国联通展示了智慧沃家、VoWiFi、物联网等多项技术应用。
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化、智能化大势所趋。网络融合时代,运营商一方面必须做好管道,但与此同时,没有内容就没有未来。无论是以前尝试动漫、阅读等互联网内容业务,还是现在发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营商必须与互联网公司业务对业务、真刀实枪地进行市场竞争。这也是转型必须要走的路。”
ICT融合商机无限
近几年,全球IT和CT行业边界逐渐模糊。面对互联网公司对传统电信业务的跨界竞争,运营商似乎只能防守,无力进攻,甚至沦为“哑管道”。移动行业协会GSMA此前发布的数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报告中指出,2015年,全球互联网经济价值接近3.5万亿美元,连接服务提供商(即电信运营商)在其中的占比只有17%。虽然互联网连接收入不断增长,但连接服务提供商获得的价值份额正逐年下降。
当人口红利不再,人与人通信业务面临饱和之时,蓬勃发展的ICT融合商机成为运营商的希望所在。如今,千亿美元级视频产业、10倍用户增长的IoT(物联网)、万亿美元级的企业IT云转型大机遇正在涌现。运营商雄心勃勃准备从网络、业务、管理等多层面进行彻底改革。
在网络层面,《2015埃森哲网络转型调研》发现:80%的受访高管认为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对其运营模式影响重大。目前,全球主流运营商都在依托SDN/NFV技术实施网络重构。例如,AT&T启动了Domain 2.0项目。中国电信也明确提出将引入SDN/NFV/云等新技术,推进网络重构。
而在业务层面,国内运营商的互联网转型试水正从以往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基地时代”,过渡到如今聚焦云计算、物联网、大视频等优势业务领域。中国电信提出夯实4G、光宽基础业务,打造“一横”智能连接型业务生态圈。依托天翼高清、翼支付、物联网、云和大数据、“互联网+”优势应用,以及流量、安全等核心能力,打造“四纵”智能应用生态圈。而中国移动则将加快建设新兴信息基础设施、推动4G业务普及、培育数字化服务新业态,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庭、数字产品、IDC、CDN、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各方面构建运营商发展的新优势。事实上,步入2016年,运营商已经加大了布局IPTV和物联网的动作。
“诸侯经济”盛行,运营商如何打造生态?
电信业变革在即。互联网+、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战略,为运营商的转型提供了政策环境;4G飞速发展,5G蓄势待发,智能终端更新换代,运营商在信息经济产业链中的地位正在重新得到强化,通信业的供给侧改革同步推进。
与互联网公司相比,运营商拥有雄厚的网络基础、入户能力和品牌优势。但纵观近几年国内运营商的转型,从中国移动“梦网时代”,到运营商“基地时代”,众多尝试却折戟沉沙。究其原因,观念、体制等因素掣肘不可回避。
“如今,运营商不只是一个建网、卖卡的角色。对于运营商而言,转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和观念。”马继华说,“战略最终要落实在基层员工的执行力上。与互联网公司相比,运营商的人才流动性差、固有观念根深蒂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型战略的实施。”近日,广东电信开始鼓励员工“有偿离职”。在中国电信推进第三次智能化转型的档口,此举可谓撕开体制束缚所做的一次尝试。运营商的人员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是否随之开启尚待观察。
此外,生态建设是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数字化时代,运营商的自身定位开始从“掌控者”向“驱动者”转变。TM Forum(电信管理论坛)Digital CEO Nik Willetts认为,运营商正在向数字业务使能者(Digital Business Enabler)的角色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运营商要注意三要素:Open(在开放合作中共同发现和创造新的价值),Dynamic(对市场的洞察,能力的发展要随需而动),Agile(运营要敏捷)。
运营商数字化转型需要依靠设备商等产业链的支持。马继华表示,“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诸侯经济,互联网企业到处跨界。行业之间的界限在互联网技术与资本的冲击下不断弱化。运营商要想重整旗鼓,就必须破除固有观念,利用资本力量和人力资源能力强势进入新经济,打造属于自己的诸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