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 ,一些新型的作弊系统在各类考试中陆续出现,其中较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作弊工具就是数传作弊系统,仅安徽阜阳无线电管理处就曾成功查获6起数传设备作弊案。
数传作弊系统的前身是无线数传电台,又可简称为“数传电台、无线调制解调器”,是指借助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和无线电技术实现的高性能专业数据传输电台。从原理上看,数传电台并不复杂,在传统的调频电台基础上加上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即可。但实际上,数传电台无论在技术发展层面还是在市场推广层面,已经走过一段相对漫长而且复杂的历史。数传电台主要以数据传输为主、话音通信为辅,传输速率一般为1200bps和2400bps,也有部分数传电台传输速率可达到4800bps和9600bps的高速率。它可以长期处于无人值守的工作状态,而且从产品结构到技术指标及对环境指标的要求都很高。一些不法商家正是看上了此类设备的可靠性及传输速率高等特点,把此项技术应用到考试作弊中。
数传作弊系统发射机的外形大同小异,一般为了方便架设,大多采用车载吸盘天线。接收装置较多,总体分为三大类:手表类、橡皮类、笔类。由于要通过液晶显示屏接收答案,所以此类设备的共同点就是都有深灰色的显示屏,而且有操控键。一些不法商家不断对数传作弊系统频率进行改进,使其发射频率从单一的频点到多频点可选,进而发展到可在同频段0~10MHz范围内进行调谐。即便架设干扰机,由于作弊用设备可以随时改变发射频率,而接收器材也可以随时运行学习功能,通过信号搜索和纠错功能仍能接收一部分答案。
因此,在保障各类考试时,技术人员要全面掌握考区周围的电磁环境以便发现不明信号。作弊人员一般为保证达到理想接收效果,会选择距考区较近的区域,在考试前向场内发射一些测试信号进行测试。另外,由于新型数传作弊系统发射频段较宽,在考试前一段时间,需要启用软件中的学习功能,让携带接收器具的考生自动捕捉发射信道,选择相应的信道加以存储。也正是这个过程会造成长时间发射较强的信号,如果此时发现该信号并利用其对作弊源定位,会相应增大捕获几率。因此开考前可对一些较重要的频段进行扫描。在国家规定数传频段外发现的数传信号一般都要特别关注和甄别,根据经验,269MHz、439MHz、536MHz都是重点监测频率。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监测设备,还要对当地频率使用情况有相当的了解。
同时,数传信号具有频段跨度大、频率多、传输速率快等特点,所以在考试保障时应尽可能多开启一些监测设备,如接收机、频谱仪等配合对多频段同时进行扫描,接收机及监测软件以最大信号方式作记录。频率步进和中频不宜过大,一般为步进25kHz、中频15kHz即可。频谱仪则要选择MAX HOLD(最大值保持)功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防止漏扫数传信号。一旦发现有较大幅度的信号,要及时调整一台监测设备对该信号进行单频点中频分析,观察是否属于数传信号。也可从声音上判断,在FM制式上监听数传信号,伴随发送数据包长短,会发出有节奏的嘟嘟信号音。
另外,对数传作弊信号源进行定位时,要多人配合,最少两人。一人对该频率进行测向。最初向信号源逼近的速度较关键,因为数传作弊信号发射时间较短,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如果短时间内靠近作弊源,可以提高抓获作弊人员的几率,因此靠手持测向设备查找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熟练程度和人员身体因素。另一人对该信号进行观察。观察信号的人员SPAN要适量保持在5MHz~10MHz,以防止发射信号的频移,或突然更换发射频率,两人在逼近作弊源时要紧密相随,随时通报信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逼近作弊源。
随着各类考试的增多,在考试中利用无线电进行考试作弊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各考试无线电保障人员要善于开展科学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考试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