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某电信公司营业厅在开展“大家来找碴儿”活动,组织大家寻找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征集客户的不满意见,然后进行分析、改进,从而提高营业窗口的服务水平。其实,服务的薄弱环节就是用户的“痛点”。笔者认为,这种寻找服务“痛点”的做法很有意义。细节决定成败。在服务工作中不要因为“痛点”的细小就忽略了它,因为万事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善于发现,勤于改进,服务质量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经进入了全业务发展时代,业务、套餐、资费非常繁杂,服务的对象包含了企业、政府和个人,运营商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客户的不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可能让用户对企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造成客户离网的可能。要赢得市场的青睐,得到用户的信任,企业需要多花一番心思关注用户的“痛点”,并对症下药,根除用户心头的“痛”。
首先,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主动排查,找到“痛点”可能发生的位置。电信运营商作为服务型企业,还有很多可挖掘的“痛点”,譬如营业厅窗口业务办理速度慢、客服对投诉处理不到位、话费清单不清晰、套餐种类太多……这些琐碎的问题都可能影响用户的服务感知。企业应提前查找“痛点”,防患于未然,争取多一些无“痛”产品的投放,就能少一些投诉,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其次,企业在发现“痛点”之后要优化服务内容,并将该优化举措固化成制度体系,落实到各个业务部门,成为常态化工作,并加以巩固。最后,要将“痛点”变成“亮点”。在日常服务工作中,“痛点”中往往蕴藏着商机。我们的创新工作不妨以“痛点”为切入点, 从客户的抱怨、投诉、意见中搜集提炼有益的信息,加以深度分析,以此作为优化产品的依据,也许能让产品更趋人性化,从而带来更多的商机,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