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2/12/26 15:26
行业数据: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趋势预测2012-2015[表]
0
0

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牌照格局基本确定,第三方支付企业获牌后纷纷加大各方面的资源投入,加快支付领域的跑马圈地和市场争夺。从宏观环境看,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趋势加强,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细传统分市场的挖掘,使得2012年互联网支付行业仍然保持高速发展。在移动支付市场上,随着标准之争逐渐从市场层面达成一致,以及移动电商带动的远程支付的发展,手机刷卡器、二维码支付等多种创新支付方式的引入,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加入,使得未来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将会加速。易观智库预计,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139200亿,互联网支付注册账户规模达到13.78亿,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7123亿。

易观智库EnfoDesk研究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1)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场加速,以及大型电商平台大规模促销主要成为常态,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新兴细分应用市场不断拓展和深化,保险、基金、非税、高校、跨境支付等新兴市场不断被开拓,以及对于传统零售业和制造业需求的不断挖掘,为第三方支付市场提供了增长基础;

(3)支付牌照发放以后,第三方支付行业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各家支付企业纷纷开始多业务布局,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等众多业务纷纷开始发展,并相互补充;

(4)移动支付标准之争从市场层面达成一致,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加入到移动支付市场的开发和培育中来,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手机刷卡器以及二维码支付等创新的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都将对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规模预测: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促进因素

促进因素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网民增长、网购规模的扩大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技术革新推动用户体验的提升 比较高 中等 中等 中等
功能的完善 中等 比较低 比较低 比较低
行业应用的深化和广化 比较高 比较高 比较高 比较高
电信重组3G带来的新业务 比较高 比较高 中等 中等
商户规模增长 比较高 比较高 中等 中等
业务多元化带来的协同效应 比较低 中等 比较高 比较高
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深度合作 比较高 比较高 比较高 比较高
银行业改革、中间业务的发展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促进因素 促进因素分析
网民增长、网购规模的扩大 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继续明确“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的方针,这体现了国家对电子商务产业的重视,所以在未来几年中电子商务的大规模发展必然会带动网购用户及网购规模的提升。截至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超过4.8亿。基础设施的完备以及网民的增长都成为各项互联网服务基本的促进因素,第三方支付市场也将因此收益。中国网民的互联网消费比例仍在增长,即第三方支付的用户在规模和ARPU上均将保持持续增长。
技术革新推动用户体验的提升 技术改进使得用户使用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流程更加简化,互联网、手机、电话、线下便利支付渠道以及预付费卡等支付渠道将逐步紧密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效果,用户体验也由此提升。
功能的完善 功能的完善意味着支付平台的工具性更加突出,不仅实现了收款渠道的价值,更加体现了第三方支付产品在付款方面的全面和便利性。
行业应用的深化和广化 理论上非现金支付的资金流动都可以以第三方支付模式进行,比银行现有业务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行业应用的增加意味着市场空间的扩大,同时也改进了该行业的资金效率。现阶段网购、网游、航空市场、电信是较为成熟的应用市场,未来保险、教育、公缴、B2B等各行业等有望深度应用第三方支付,所以未来在细分市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提高对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电信重组、3G带来的新业务 3G时代最大的变化在于手机上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意味着潜在用户规模更大的移动互联网将有望实现互联网式的发展,基于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商户规模增长 除了用户端的增长外,第三方支付市场商户的增长也是市场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由于商户接入第三方支付的门槛较低,因此该因素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相应应用市场的发展。
业务多元化带来的协同效应 支付牌照发放以后,第三方支付企业开始多元化业务布局,除了在支付方式上更加多元化,也尝试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包括提供营销、金融信贷等增值服务,这种多元化使得各项业务之间容易形成协同效应。
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深度合作 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与厂商、银行等产业链环节在合作模式和联合推广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对于促进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银行业改革、中间业务的发展 银行作为第三支付业务的上游环节,其态度也决定了该市场的发展。现阶段,随着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逐步认识,充分挖掘和利用第三方支付业务将有利于发展自身网银和手机银行等业务,其中间业务的开展也可更多挖掘第三方支付的渠道价值。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阻碍因素:

阻碍因素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支付的安全性 中等 比较低 比较低 比较低
金融体系不健全 比较高 比较高 中等 中等
法规政策监管逐步加强 比较高 中等 比较低 比较低
同业恶性竞争 比较高 比较高 中等 中等
阻碍因素 阻碍因素分析
支付的安全性 据易观国际研究发现,安全性隐患以超过50%的比例成为网民使用在线支付最大的阻碍因素。随着在线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应用在网民中的逐步渗透,以及政府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加深,该阻碍因素有望逐步弱化。
金融体系不健全 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信用体系的缺失方面。信用体系应与相应的法律体系配合共同发挥促进和监管效应,目前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相应法律体系缺失,对消费者以及商户的保护和规范均缺乏,是急需合理解决的问题。易观建议应结合国内市场特殊性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制定出既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国市场特征的法律和信用体系。
法规政策监管逐步加强 支付牌照的发放,消除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刺激支付企业增加各种资源投入。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监管将逐步坚强,监管的方向将是经营资格的准入制度以及经营范围和形式的限制。未来具体监管的走势将决定市场规模的发展情况。
同业恶性竞争 第三方支付各厂商业务模式高度同质化,市场竞争逐步演变成价格竞争,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将导致内耗影响市场的发展速度。未来市场的发展将逐步体现出支付渠道的增值价值,这也为厂商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空间。

欲了解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更多内容,请访问EnfoDesk易观智库www.enfodesk.com或致电客服4006-515-71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